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贾晓波:预期决定价格,与银行股的机会(1)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5-06

价格不是基本面决定的,这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论断,这一论断目前在中国银行股身上可能已经体现。银行股所发布出来的经营数据成长性清晰无比,银行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至少不是很高,但银行股的价格却持续下跌,这种现象印证了格林斯潘的观点。为什么格林斯潘会认为价格和基本面没有关系,难道价值规律错了吗。其实格林斯潘的论断是对价值规律的补充,价格迟早是受价值和决定的,价值是价格变化的最终因素,但并不是价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由价值决定的。格林斯潘所说的价格与基本面无关指的是在中短期,甚至在较长的中期价格有其自身的决定机制,他不是必然的时时刻刻的受基本面价值决定。价值规律强调的是长期来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格林斯潘指出中短期价格和价值没有关系。所以目前银行股的走势与基本面的相逆,其实既符合价值规律,更符合格林斯潘的论断。
       在此我们需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价格与价值没有关系,为什么银行股在基本面明显的清晰的稳健成长状态下,股价却逆向下跌,这里面道理和机制是什么?最根本的一点是价格不是基本面的照片,价格是基本面的影子,一个东西的照片与这个东西是没有差别的,是一样的,而你的影子大体上和你的体态是一样的,但是你的影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况下,形状千差万别。价格是主观化的基本面,或者说价格是对基本面以及基本面变化方向的一种预期。更简单地说,价格是对基本面现状与他未来变化的一种想法。这种想法、这种预期有可能与客观的基本面状态和发展方向一致,也有可能与其基本面客观发展方向不一致,无论一致或者不一致,真正决定价格的并不直接是基本面,而是市场参与者对基本面的预期,不管是正确的和不正确的预期,只要预期形成了,价格也就定下来了。最终敲定价格的是预期而不是基本面,在任何时间状态下,基本面是客观唯一的,但是对基本面的预期可以有几百种、几千种、几万种。预期可以有正确的,可以有不正确的,由于预期直接形成价格,所以对同一客观基本面,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有几十种、几百种价格。
       以银行股为例,目前,任何一份银行股的报表都客观地反映了银行的经营状态和业绩水平很好,股价却下跌。原因就是因为是投资人对银行的预期不好,真正决定价格的是预期,因为中国推出强烈的房地产降温政策,投资人眼前的是信息有两个,一个是客观的银行经营数据,描述银行稳健的经营和良好的运行,另一个是在宏观房地产降温政策发布之后,房地产有可能动荡,房价有可能下跌,从而破坏银行股的经营环境。更为麻烦的是房地产市场没有明确的方向,既无法说房地产很快就会下跌的,又无法说房地产会持续地稳定,所以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投资人无法对房地产以及房价走向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又由于房价走向不明确从而银行的经营环境也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的预期不明确,于是这种不明确的预期必然导致银行股价格走低。
       当价格走低的时候一定是市场上的投资人出现了悲观的预期或者出现了无法判断的令人担忧的基本面情况,预期决定价格并不是基本面直接决定价格。股价是由预期决定的,股价不是客观基本面决定的,预期是一种主观想象和主观判断。在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预期完全可能是悲观的,反过来在基本面一片暗淡的情况下,预期可能是乐观的。预期与基本面可以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但是预期与价格是由价值直接决定的,认为价值和价格应该始终相等,显然是错误的。
       认识了价格由具体的预期决定,而非价值直接决定的,对投资者做投资是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因为价值投资主要是利用价值和价格的偏差,只要价格大幅低于价值的时候就有安全边际,而价格和价值所以发生了差别是由于主观预期不能正确反应基本面,预期与基本面变化相反。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就是利用预期不能反应基本面所出现的价格和价值的偏差来实现利益。为此价值投资最核心的关键就变成了判断市场主流预期与客观基本面内在价值二者是不是有较大的偏差。过去的价值投资只强调了基本面,这种观念主要是没有认识到预期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而价格和价值的内在偏差才是真正的机会,要把把握这种偏差既要熟悉基本面,又要知识目前市场的预期是什么样的,这种预期是正确的反应基本面还是不正确反应基本面。所以,判断预期的状态比估值还要重要,为此投资人需要知识预期形成的机制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