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平安和中国人寿年报读后感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4-30

平安和中国人寿年报读后感,二个公司的年报都已发布,分别阅读后有一些信息。
       就整体来看,新的会计制度促进了保险公司当期利润的增长,但是这种促进是把未来的利润提前拿到现在了,现在的增长实际是未来利润的减损。在二个公司的年报比较过程中,中国人寿清晰地给出一个数据就是财务会计制度变更使得人寿增加了80亿的利润。而在中国平安的财报中没有办法找到因为会计制度变更导致了当期多大的利润增长,与中国平安电话咨询的过程,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提供,只承诺与财务部门核问一下。
       中国平安在过去的一年中,确实有一些质的发展,这些质的发展,概括就是结束了混乱和挫折,回到了正常的发展状态中来。历史上所有对中国平安基本经营有影响的因素都丧失了,所谓的查税问题,所谓的基本面投资亏损问题。中国平安有一个比较大的亮点在于他的财险业务,财险有300亿的收入,但实际上他的利润只有五六个亿,而人寿险有一千多亿的收入,利润达到了一百亿,二者收入比差四五倍,而利润差的二十倍。这里面的原因在于过去的若干年,中国财产险市场严重不规范,很多中小保险公司,采取了恶性价格战的策略,导致财险公司行业性整体不挣钱。从而影响到整体财产保险的赔偿能力和健康。因此在去年,保监会对财产保险恶性的价格战进行了行政干涉与整治,优化了竞争结构和竞争环境。从而使得几个大型财险公司,摆脱了恶性价格差的影响,实现了一定的盈利。但是这种环境的净化还是初期,盈利水平明显地低,财产保险日益向寡头化演进的过程,以及行业摆脱恶性价格战的这一势头,能够进一步的持续,所以财产险是一个潜在的盈利增长点,随着财产险的规范,利润水平和收入规模相一致,也就是利润低的不正常情况可能会消失,到那里财产险市场可能会推动平安的经营实力的增加。
       就像一位凌通价值论坛网友心安理得所讲的,平安的年报比较粗,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没有披露,比如费用大的具体原因。而且财务会计制度导致的利润增加的幅度年报也没有披露,只是在平安网站上发了一个补充说明文件。显然平安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另一方面比照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在年报中的发言,和马明哲在年报中的发言可以看得出,杨超基本上还是正反两方,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经营和对未来的展现,而马明哲基本上说了一套官话,内容也很少。看得出,杨超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管理者,而马明哲身上有草莽所,草莽也并不是坏事。总的来说,两个公司的领导人的基本风格不一样,杨超是由国家多年培养出来的干部,马明哲有草莽风格。
       总体上讲,中国平安的思想结构非常稳健,非常多元,而且潜在的成长基本孕育在这种结构中,中国人寿业务较为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