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贾晓波:预期决定价格,与银行股的机会(2)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5-07

以下是我们对预期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的是在预期前还有两个字叫——大众预期或者叫主流预期,这个预期不是某个人的预期,而是大众主流预期才能形成价格,或者理准确的说是大众的主流预期所形成的价格。由于价格是大家共同的预期,这个预期准不准与投资人的结构非常有关系,做投资者首先要非常了解这个市场的投资人结构和投资人的思维特征。以台湾的选举为例,陈水扁政府有项政策是台湾省的人与大陆的人结婚,配偶之后8年之后才可以获得选举权,而台湾本省的人与越南人结婚4年就可以获得选举的权利。陈水扁政府为什么要制定一种不利于大陆配偶参加选举的政策呢?这就是因为选民结构决定选举结果,想像一下大陆配偶怎么可以支持台独政党呢?台独政府就要限制大陆配偶参加选举,从而达到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反过来,马英九上台后的政策就是大陆配偶获得选举权时间大幅缩短,方便大陆配偶投票。马英九和陈水扁的政策目的是一样的,通过改变选民结构根本上影响选举结果。这种情况在资本市场上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投资人的心里特征、思维习惯直接影响他们对某些事物的预期。所以,巴菲特在选接班人的时候的条件:“一要能独立思考;二是情绪稳定;三是对人类心理以及机构法人投资行为有一定了解。”接班人必须对人类心理以及机构法人投资行为有一定了解。巴菲特认为只有你了解了人类心理和机构的行为特征,你才知道他们怎么想,从而你才能知道他们大概在什么情况下想错了,一旦他们想错时你就可以利用他们的错误反向操作挣钱。所以,投资人的结构、思维特征决定了投资人的整体预期情况,从而决定了股价,于是预判股价需要了解投资人的结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A股和H股上的同一股票价格不一样的原因。这种不一样肯定是预期不一样,为什么对同一公司的预期不一样呢?就是两个市场的投资人结构不一样,香港市场上的投资人机构化明显,A股市场上散户投资人的结构比较普遍。所以,可以看到同一公司在A股和H股上的价格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价格是有投资人的心理特征和理性度决定的!
       第二,大众预期有传染的特征,一旦有某一个事件发生后,某些个别投资人的行为、判断和预期可以快速的传染给所有的人。在经济学上有个例子:因为某天下小雨,很多人都挤在银行的屋檐下避雨,最后导致这家银行被挤兑破产。因为很多普通老百姓发现银行门前很多人好像在排队取钱,于是他们都鬼使神差的认为这家银行遇到了支付困难,纷纷排队取钱,最后银行破产了。这是一个最经典的大众行为互相传染的例子。这就是为什么股价会跌了以后还持续下跌,总会惯性下跌或者惯性上涨的原因。因为大众行为、大众预期具有传染的特点,所以一旦兴起一种下跌,这种下跌总会持续,直到把该受传染的都传染了后,这种下跌才能够终止。所以有很多价值投资人都有个困惑就是已经下跌了20%了,价格低于价值20%了,已经该买入了,结果后来发现这个价格跌了50%,这种时候价值投资人都会感叹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不理性?很简单,对大众行为的互相传染性、对预期的互相传染性没有充分认识到。价值投资过程中,即便已经是在安全边际明显已经出现的情况下也应该进一步的关注这个传染行为是否结束。非理性的非正确的预期不仅互相传染,而且还互相加强,张三看到李四抛空,于是张三也抛空,张三抛空把王五引进,王五抛空又把赵六引进,这种不断引进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使错误预期强化的过程。任何一个下跌一定有一个强化的过程,这是规律性的,没有强化就不会止跌,所以这时候价值投资人不应该只基于它已经有百分之几十的跌幅就急忙介入,一定要看错误预期是否已经把该被传染的都传染过了,之后才可能是最好的时机。而某一个传染进程结束的最直观表现是一方面股价持续的进行了几波下跌,缩量横盘,在经历了几波下跌之后股价进入了一种随波逐流的盘整和成效量萎缩的状态。在这里面我们也不得不说,价值投资也得看K线走势,也得看成交量的变化。(未完待续,点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