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佛教禅宗与价值投资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2-23
正月初一我前往当地一家最大的寺院游玩,我所去的这家寺庙占地非常大,而且经过了重新修建。在游览过程中,我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广大佛教信众极为虔诚在诸佛像面前行跪拜大礼,而且不惜重金求购各种香火和还愿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隐约感觉到佛教信众的叩头祷告求神保佑的行为,以及寺庙只提供一些烧香还愿的服务似乎偏离了佛教的本意(当然我对佛教的本意到底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我只是觉得佛教最伟大之处在于宣布肯定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心。而且佛教最著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点对于万恶的人也是允许他“成佛”的,在佛教的眼里“成佛”是人固有的、潜在的本质,通过一定的方法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成了佛就能够自主的找到快乐、幸福,从苦难和现实种种矛盾中挣脱出来,这就是佛教的核心教义,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每一个人都是有佛性的人,在一定的思考、学习和体悟下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佛”后获得乐趣。现在的佛教和寺院主要的活动是让信众叩头求告,让别人来保佑自己,不强调自我的觉悟、觉醒和自我修炼后的成佛,这与佛教本意好像并不协调。古语道:知佛者不拜佛,现在大量的人叩头、祷告、拜佛,恐怕应该也可以说他们并不知佛,并且他们这种信教的方法、思路也有问题,就是把佛当成一种外在的救世主,自己有苦、有难、有烦恼,临时抱佛脚,实用主义精神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