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3000点左右持有资金该如何操作的问答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2-24

凌通的董宝珍先生,您好!
      我是***,是一个职业投资者,坚定信奉价值投资,长期在您的博客和凌通价值投资网中潜水,一直也未冒泡过。
      我之所以给您发邮件是因为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希望能了解一下您作为一个坚定价值投资者的看法或可能的做法。
      目前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大约27~28倍,和中国50年期国债利率4.03%的倒数24.81相比,略高一些,和中国1994年~2009年的平均市盈率25~30倍相比,也处于中值区域,可以说这个市场整体上没有太多泡沫而言。不过个股和板块的差别就大相径庭了,小盘股、题材股、ST股泡沫严重,而大盘股、绩优股的股价(如银行股)依然处于其估值附近,没有高估,但也没有太多安全边际可言。
      我的问题是:在目前的市况下,如果有人委托一笔钱给您,让您帮助代为长期操作(前提是认可您的投资理念),或者您自己突然增加一笔可供投资的现金,您是会持币等待您看好的个股出现较大的安全边际后再投资,还是会现在就入场买入相对低估的银行股或其他您看好的个股呢?
      这个问题我在2007年1月~5月间也遇到过,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至今没有特别好的答案。因此写此邮件向您请教,希望您能给予指点。
      谢谢!
 
      感谢你的提问,你问在现在3000点左右的市场背景下,该怎么做投资,有资金该如何处理,我提供一个自己的思考。首先,全世界范围内,无论价值投资,无论期市交易,无论其它任何一种投资模式,就其能够获利的本质来讲,是因为外部市场环境和估值水平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利的机会,投资人来做投资能够挣钱是利用这种机会,借势而起,所以全世界的投资者,简单地说都是靠天吃饭的人,没有天时这个条件,谁也无法获利。投资者的努力只是发现天时、驾驭天时。在天时不具备的情况下,任何人、任何方式都没有办法获取利益。具体到价值投资来讲,对价值投资者有意义的市场环境是低估的状态,或者说是估值不高的状态,低估和估值不高构成价值投资得以成功的外部天时条件,徜若没有这个天时条件,所有的价值投资,包括巴菲特也无能为力,只有天时具备、低估具备,价值投资才能体现出它必然获利的本质特征。
       所以在这一原理指导下,我们具体到目前市场估值水平,从经验看,没有低估,当然也没有大幅高估,是在一种没有低估,但也不高估的鸡肋状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并不是价值投资的最佳时机,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价值投资要讲求中庸,巴菲特也罢,很多其它价值投资者也罢,都是以价值为依归的,以理性分析为前提的。但是,有的时候,市场的走势是极其复杂、怪异和不可测的,或者说,有时任何投资人都有认知盲点,都有信息的空白区,所以理性的投资人在决策时,因信息、因知识的限制,有可能形成的结论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市场,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也认为应该讲求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要顺随大势,要随波逐流。我自己在历史上没有空仓过,一般持有百分之二三十就永远不会再减持了,哪怕在6000点之上也是如此,所以最终留下股票就是一个观念,任何时候的未来变化都有两种可能,要脚踩两只船,要左右兼顾,有时要随波逐流。这种做法对不对,我也无法确定,但是我认为,不因过份只相信自己,历史上3000点空仓,赵丹阳是非常理智的,自制能力非常强,但实际上,真正更有价值的做法应该是适当减仓,然后随波逐流,这是我的第二个意见。
       第三个意见其实和第二个意见是关联的,我们说随波逐流不是满仓随波逐流,满仓随波逐流就有点失去理性了,是在理性评估市场背景和估值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合理的仓位结构和仓位比例,脚踩两只船,多空同步准备,根据对市场估值水平的判断决定资金和股票的比例。如果认为市场危险度很多,那么资金多股票少,反之股票多资金少,换句话说,每一个市场背景和局势面前其实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仓位结构和资金股票的比例,而不是说该不该完全买入或完全空仓,完全买入和完全空仓我个人认为有时候并不是正确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市场的复杂性和投资人认知的盲点,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就是有一个对估值水平的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资金和仓位的分配,这样也许是比较客观的做法。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提供三点依据:一是投资的所有决策都是要关注外部市场环境,一切成败都是由外部市场环境的估值高低决定的,不依据估值高低做最基础战略的决定是不对的;第二,决策过程中应该脚踩两只船,要做两面派,资金股票到底哪个多,那就依据量化的估值水平做仓位结构的设置。以上几条意见不一定对,供你参考。
      董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