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新股背后的短视和非理性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2-12

在历史上,每次新股破发或者新股发不出去的时候,总是意味着当时的估值水平已经达到了极低的程度,市场具有了充份的、普遍的投资价值,所以历史上用新股破发或新股停发这个具体的点,可以一叶知秋,可以知道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现在中国股市的新股又出现了破发,但是此时的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和价值度并没有像历史上新股破发所揭示的整体低估的情况出现,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打破了新股破发与市场估值偏低的对应关系。我也感觉很奇怪,就认真地看了下新股的发行情况,最终我发现现在的新股也的确不可能反应市场的估值水平。一方面市场并不低估,但另一方面新股却持续破发,这个情况的根源是新股的发行定价太高了。以中国一重来看,该股本质上是一个的机械制造企业,机械制造企业,哪怕它是行业龙头,全世界所有的机械制造企业龙头加在一起的平均市盈率也没有超过20倍。并且从理论上讲,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特征具有周期性,而且是一种受各方面因素频繁影响的,确定性并不明显的行业,因此理论上这个行业很难给予高市盈率,但是一重的发行市盈率经过多次下调,最终为41倍。这个41倍的市盈率既是新股破发的原因,更有很多问题被揭示出来,为什么在中国竟出现了明显不合理的高估值发新股的现象,我们市场化的新股发行机制从形式和、流程上基本上与美国、香港是一样的,都是市场化发行,有保荐机构,推荐路演,然后由认购方询价,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形成发行价。但我们最终形成的发行价格是萝卜以猪肉的价格在销售,这背后一定有不正常的原因。
       我个人思考后认为,根本上有这么几点:一是参与询价、定价的机构在打假球。它们作为买家,在为某些上市公司定价的时候竟然明显地把一些公司的价格定得高出了几倍,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是畸形的,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这些参与询价的投资机构完全没有商业道德和伦理,没有维护出资人利益的观念,因为钱不是他的,他是拿着别人的钱参与询价,如果钱是这些机构老婆、孩子、亲生父母的钱,他绝对不会以几十倍的市盈率认购一只机械制造股,这些参与询价的机构实际上类似于足球场上打假球的行为,这种行为从行业的角度是不专业的,不负责任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违反了法律,因为他把出资人的钱以明显违背基本常识的方式高价购买,从而直接损害了出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就是利润转移,这种行为本质上说是一种犯罪行为。打假球的人背后都有收的贿赂,这种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认购新股的机构们应该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恐怕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利益交换,因此,询价机构毫无职业道德、公然以非常离谱的价格认购新股的行为,在逻辑上相当可能就是这些机构的控制者从另一方获得了某种非公开的利益,长此以往,出资人的钱会被一点一点地,以合法的、公开的方式转移掉。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发行方、承销方、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这些主体也完全是掠夺的心态工作。李嘉诚发新股、转让股票,首先考虑的是让认购方有一定的利益,不让认购方吃亏,当然自己也不吃亏,这样再发股票时投资者能继续认购。一些成熟市场的股票承销商,如果承销的股票老是跌破发行价,那么以后在市场上再承销股票就会无人问津,在这个行当就会混不下去,所以在成熟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承销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介机构和发行主体都有很强的长远发展考虑,都有尊重市场、让利于市场,然后以双赢的方式促进自己的长期利益,也促进资本市场的整体健康。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承销商、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完全是一种掠夺的心态,那个机械制造龙头不知道自己值多少钱吗?在知道自己值多少钱的情况下,应该有一个买家的自我估价,应该有一个尊重市场、维护市场平衡的自我估价,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很多发行主体几乎就是明知自己是萝卜,但就要按猪肉的价格上市。理由也很充足,有人愿意以猪肉的价格买萝卜,我有何罪呢?这些企业没有长期生存的考虑,没有责任感,没有对市场、对出资人的尊敬。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承销商能够把关的话,价格也可以通过协商变得更加理性,但实际情况是,承销商、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完全是助纣为虐,与上市公司在一起,强化放大更不合理的价格。在中国,很多发行承销商,多次承销的股票破了发行价,以后也不影响他在市场中继续发新股,投资者也不计较它历史上的过失,监管层也无视它长期承销股票跌破发行价的现实。所以这些中介机构也就根本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注意破发的问题,发的越高越好,自己分的钱也越多。
       总而言之一句话,无论是中国的发行方还是承销中介机构,还是有权定价的询价机构们,完全没有责任心、信誉理念,完全没有长期的品牌意识,只有现实的掠夺式的获取短期利益,只在乎背后能获得多少利益,也根本没有尊重出资人、尊重市场、促进市场的理念,所以中国的新股发行制度,表面上跟国际成熟市场完全一样,询价、路演、招股,实际运作起来就是导致萝卜的价格按猪肉卖,甚至于稻草的价格按金条卖,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完善的市场条文和规则,运作下来就是天壤之别,人家运作下来是长治久安的发展,而我们运作的就是掠夺式开发。同样是搞畜牧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靠畜牧业成为了发达国家,而且人家的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且越来越好,我们中国也有很好的草原资源,而我们搞畜牧业的结果是草原退化、草原沙漠化,牧民生存环境恶劣,不仅经济得不到发展,生态也破坏了。新股机制也面临这个问题,同样的机制,人家搞得就是持续健康、合谐发展,我们就完全是掠夺式地发新股,这个问题应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