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价值投资的状态与结构(下)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2-08

追逐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股价增长与追逐状态变化所导致的股价增长,二者都能获利,但是根本上讲,结构性变化才是真实的、长久的内在价值增长,目前投资人可能面临一个情况,就是在结构性变化发生时,股价往往不涨,还是以盐湖钾肥为例,假如它真的能使钾肥矿液化提取,这一技术突破时实际意味着结构性变化发生了,但那一刻并不产生出业绩来,因为要进行新的流水线建设,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引进,反而表现出增加很多成本来,此时营业利润甚至受到负面影响,这时候大体上不会涨,但确实在这个时候才是最真实的、安全的价值投资机会。等到生产线投入了正常生产,它的经营业绩也就变了,这时状态出来了,股价也会必然上涨。所以结构与状态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东西,结构是状态的根和基础,没有结构的变化也不会有状态的变化,但是在结构变化的时候,状态不是同时出现的,而股价的上涨总是由状态直接推动的,所以结构与状态实际也是一体的,结构是根本,状态是果、是直接的推动因素。
       从真正的安全投资的角度,我们也不能说结构就一定优于状态,因为有的时候,有些结构性变化最终不必然导致良好的状态,比如说一些公司开发了新项目,这相对于原来的经营来说是结构性变化,大家都认为未来会很好,但是它结构变化时毕竟结果没出来,没有出现真的有利状态,此时说必然会引来好的状态是说不准的,虽然从结构上具有这种可能,但是确实也有一些良好的结构性调整最后失败了,没有长出优良的状态,所以也不能说追逐结构就一定好,追逐状态就一定不好。我们说结构不能完全必然的全部深化成良好的状态,这是结构投资所面临的困难,但另一方面,状态投资法也有困难,状态是一个非恒久特征的变化,可能此时变得有利,几个月后又变得有害,因此追求状态有点难以预测。实际上过度地追求状态并不严谨,因为状态的瞬间变化和不断的反复的变化不能提供真实长期的持久保障,因此追求状态变化都带有一些中短线的投机的特点。因此在纯粹以状态变化为投资进退取舍的行为上本身风险度要高,因为它没有持久稳固的根基做保障。那么把状态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同时结合起,可能是投资实践中既有持久变化的根基保障,又有马上就兑现的现实利益保障,二者不能偏废,完全不要结构的状态是非常有风险和非常难掌控,而只重视结构不关注状态的演化,也有一定的风险。二者结合在洽当的时点上,发现它有结构性根基,给予关注,密切跟踪,发现它有结构下的状态表现时进行介入,此时最为洽当。结构和状态的关系与中医所说的表与里的关系是一样的,中医认为治病既要看表面症状,又要看内部器官是否发生病变,表与里要结合,看一方面不行。
       状态和结构应该结合在一起,首先要真实地看到它有结构基础,因为结构发生良好变化带来的利益增长是长期永远有效的,是真正的内在价值发生变化,而状态发生变化,比如说油价涨了、油价跌了,可能过几个月就会由跌变成涨,又由涨变成跌,它不是永固的,所以要寻求恒久的利得、恒久的安全保障和投资机会,就应该根植于结构。由于考虑到结构本身不是必然演化出状态,还要等它逐步出现了良好状态的迹象,相当于确认了结构变化的价值,这时再介入可能更好一些。
       从大的资金运作来讲,选择空间比较窄小,因为等到状态都出来了,大资金再介入已经是几乎不可能了,所以依靠状态来投资是小资金的优势,大资金要等状态都出来了就来不及了,大资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植于结构,在结构具备的情况下,状态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介入,通过时间的推移等待状态出来,实现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