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大小非可能不会疯狂减持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9-12

大小非已经成为中国股市最敏感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大小非将把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压到史无前列的低点,在大小非接近零成本的客观事实面前,不顾一切的抛售将是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将长期处于极端低迷中,以上观点广泛流行,并被普遍接受。凌通一直不完全接受这种观点,我们一直在思考:如果有人买入成本非常低,他会把自己的所有股票都低价卖掉吗?某股票本来值5元钱,有相当多的人的成本是1毛钱,最终这个东西的价格是由它的内在价值5元决定呢?还是由这些低成本人的买入价决定,或者是由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买入成本低,卖家就不在关注这个东西的客观内在价值了吗?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价值规律认为价格首先是由价值决定的,其次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价值是首要,我们如果用价值规律来思考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最终所形成的价格是在5元附近比5元略低的位置。大量的廉价股票上市,会加大供给,拉低股价,但绝对不会回到1毛钱的位置,因为供需关系是价格的次要决定因素,主要决定因素是价值,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中长期的价格走势,是由价值决定的。供需关系只不过是价格的中短期影响因素,所以认为大小非大量上市且成本极低,所以会完全冲垮中国的价值体系,这种观点不完全符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大小非多年禁锢没有机会变现,所以会有一部分大小非兑现一部分自己的投资。问题是大小非们会不顾一切地无条件变现呢?还是以价值为进退依据,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大小非们的理性程度和对股权价值的理解,当前研究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1990年之后,苏联解体,俄罗斯把苏联的国有企业按照均等无偿地原则,向所有俄罗斯人派送了股票,任何一个俄罗斯人都免费地得到了一定数量的股权,这种股权所对应的资产是俄罗斯的国有企业。然而俄罗斯人在对待这种股权的态度上极其随意,他们因为这些股权是无偿得到的,所以很多男人把自己手上的所有股权拿出来换一瓶伏特加酒,而妇女们则把自己无偿得到的股权直接换成香肠,在老百姓廉价抛售时,有人敞开麻袋大肆收购股权,并借势成为超级富豪。收购老百姓股权的人,成为俄罗斯社会的“暴富群体”(这里的人大部分是权贵)。
    1997年黄河化工上市(现在叫明天科技),当时有一种股票是内部职工股,是上市过程中企业以发行价分配给员工的,员工们往往并不买这些内部职工股,而是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其他人,当时我本人参加了黄河化工内部职工股的买卖,黄河化工因为是个化工厂,所以在比较偏远的郊外,我们赶到这个工厂宿舍区和职工进行交易,可以看到工厂宿舍区完全是贫民窟,工人们完全没有金融意识,只要你给他1000元,他就会把属于他的内部职工股转让给你,当时由于财力有限,我只买了1000股,给工人支付了1000元的转让费。不久内部职工股上市,股价翻了二倍还多,我获利1万多。在那个时代,大部分获得内部职工股的职工,把自己的权利以非常低的价格转让掉了,因为它是白来的,而且工人们也没有金融意识,又怕股价将来跌下来,所以索性一开始就转让,自己一分钱也不投,赚保险钱。内部职工股那个时代,成就了很多大富豪,有很多大富豪是提着若干皮箱的现金收购原始股,轻轻松松发大财。(由于后来内部职工股获利太容易了,所以证监会取消了内部职工股)。
       以上两个事例都是真实的情况,它反映出一些不了解金融本质,没有金融意识的普通百姓,因为是白来的股权,往往会不顾一切地卖掉自己手中的股票,所以采取了变现为王,落袋为安,不管将来有没有价值。在他们变现为王的过程中,卖出价格极端低,由此成就了一大批的有心的大富豪。大小非们会和俄罗斯的百姓以及早年的内部职工们想法一样吗?大小非知不知道他们手中股权的价值,知不知道社会日益金融化的趋势。大小非对钞票的渴望是否和工人一样,这些问题认真的思考就会得出大小非在减持问题上采取的态度和原则。
       一年前,凌通在某上市公司开会,会议结束后公司请所有股东就餐,席间有几个小非谈了下自己对公司价值的估算,其中有一个老大妈是小非,她告诉人们自己在公司股价达到30元时卖掉了,并且准备在16元时买入,人们均认为老大妈所预估的16元太低了,然而现在这个公司的股价是14元。参会者不乏专家和大的资产管理者,但真正能把公司估值较准的竟然是这个身为小非的老大妈。
       还是在一年前凌通和某上市公司的一个小非聊天,这个小非完全不懂股市,他完全是做实业的,不过他坚定地认为中国股市有泡沫,理由是他认为他公司的股价只值10元,当时的市价是30元,现在这个公司的股价刚刚跌破10元。凌通认为,这些大小非很难说真得会向工人那样把股票不顾一切地抛掉。我们对大小非会疯狂减持的预期,可能是市场不顾一切下跌的原因,而不是大小非真的一定会减持,市场在全流通后会不可避免地加大流通量,但真正的问题是市场对大小非的恐惧。诚如一位凌通价值网上的网友所说的:“谁能告诉大家盖茨持微软的成本是多少?Larry Page 持google的成本是多少?李嘉诚持长江实业的成本是多少?沃尔玛家族持沃尔玛的成本是多少?GE原始股东的成本是多少?丰田原始股东的成本是多少?这些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崩盘。”
       我们有必要认真地思考下大小非的心态和理性度,我们不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用自己的想法臆测做为产业资本的大小非,因为产业资本要比金融资本更能理解产业,产业资本更重视股权的价值,对产业资本股权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资产,也是他们的命脉和安身立命的基础和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小非的减持绝不会是战略性抛售,而是策略性减持,且其减持规模与市场估值水平成正比!越是有价值的公司,大小非越不会减持。大规模疯狂减持会发生在垃圾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