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报点评:没有牛市因素的真实成绩单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8-22
中国平安于8月16日公布中报,作为一个倍受市场指责的公司所呈现的年报,并没有令媒体发现平安新的值得批判的事件,平安由于子公司多、经营复杂,所以财报中的数据也极其繁杂。凌通对这份年报深入阅读后,有如下观点:
一、历史上最低的投资回报率,在平安中报中数据浩如烟海,但关键的数字是投资回报率,今年上半年平安的投资回报率只有3.8%,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0%左右,2004年和2005年的熊市里,平安的投资回报率为4%以上,比现在的投资回报率还要高,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我们的利率水平已经大大高于04、05年的利率水平,所以目前平安的投资回报率是历史上最低的。大家知道平安保险有3000-40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每当投资回报率发生哪怕只有1个点的变化时,对应的收益变化就是几十亿,所以投资回报率的变化是保险公司经营成效变化的最关键影响因素,目前中国平安的投资回报率在它历史上是最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获取的最终利润基本可以说已经不再包含非经常性的牛市因素了,目前平安的收益是一种真实的常态收益。过去在牛市中因为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所以形成的每股利润包含着非经常性的牛市因素,因此所形成的估值也是不真实的,真实的估值应该是剔除非经常性收益的,牛市中所有的投资收益都是非经常性收益,现在08年中报所提供的经营数据已经完全没有牛市的影子了,而且还包含着市场低迷所造成投资收益不佳的影响,所以这份中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是真实的平安获利能力,以这份中报做出的平安估值是相对客观的。
二、中国保险业的增长远未到尽头,在08年平安银行、平安财险的经营利润都大幅低于去年同期,财险的收益减少,主要是雪灾和地震。在08年这种灾害导致平安多支付大概10-15亿的保费。在投资收益锐减和赔付增加的情况下,平安的利润相应减少并不特别大,这主要有赖于寿险主营收入增长了26%,也拉动寿险的利润大幅增长,而在这个时间内中国其它新型保险公司的寿险增长幅度比平安还快,所以导致平安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为12%,个别新型保险公司去年寿险的收入增长了100%。这一方面由于股市低迷导致人们把手中的资金大量的投入到保险业。另一方面也深刻的揭示出中国的保险需求空间很大,人们手中的资金非常充分,保险业长期增长的基础是非常扎实和有潜力的,在一个有十三亿人的大国里,保险业的未来需求是扎实和有潜力的。保险业从表面上看,目前竞争很激烈,但从行业结构上看,全国只有100多家保险公司,从竞争主体的数量看,整个保险业谈不上恶性竞争,保险业的供需结构是稳定的和适合于企业成长的,此间已经形成的大型龙头企业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中,持续成长是有保证的。
三、中国平安日益向金融控股集团方向演化。很多中小保险公司还在为保单所忙碌的时候,中国平安已经拥有几千亿的可投资资金,所以从这一点上讲,中国平安的未来决定于它的资产管理能力。一系列的资料也表明,公司正在努力向金融控股集团和综合资产管理公司演进,公司的九大子公司覆盖银行、信托和资产管理,投资对象从金融投资正在日益向产业投资、实业投资推进。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质变过程中,平安极有可能面临着管理人才跟不上的风险。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像平安这样的公司,继续在保险业里搏杀,空间也是有的,但不是很大,向综合资产管理公司演化是发展的需要和正确路径,但这条路极端依赖于管理能力,关于平安是否有能力成为一家全球性的管理集团,凌通今后将专文阐述,目前我们觉得这个势头还是值得期待的。
综上,凌通认为,目前平安的经营数据是一种无泡沫的经营数据,是真实的经营数据,在这组经营数据下所形成的估值是真实的,因此对于战略买家,长线投资人来讲,或者应该看看平安值不值得下手了。
另附:凌通象平安电话提问的记录:
凌通问:平安作为一家老牌的优秀保险公司,在国内寿险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为什么其增长速度还比不过市场平均增长速度?甚至比中国人寿的增长速度还低?
平安答:因为今年的保费增长主要是通过银行销售获取的,而银行获得的保单其利润贡献率只及代理人渠道的十分之一,所以平安在这块投入不是很多。前半年通过银行带来的保费收入是非常巨大的,所以造成了平安的市场份额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