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市也要讲技术,救市不是力气活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4-24
23日下午接到中央台《对话》节目组,的邀请电话,邀请我火速赶往北京,参加《谁拯救中国股市》的节目并让我对上期节目提出评价,同时发表一下对本次节目的观点,以下是我给央视对话节目的邮件。
对话节目组,你们好!
节目已看过,下面是优缺点:
优点是:真正抓住目前资本市场上最现实的问题,制作的是真正的投资人想看的东西,因此它自然是优秀的节目.
缺点是:嘉宾阵营实力不对称,大量的是主张救市的人,看空者只有钟伟一个人,所以辩论性不够,以至于最后钟伟都不敢看空了,被迫软化语气,而实际上他内心仍旧是坚定看空的,所以下一个节目一定要多空平衡,看多的和看空的嘉宾一定要对等,不要形成一边倒.我本人是认为必须救市的,我不认为中国股市必须回到1800点,但是我去参加上期节目的真实想法是想了解看空者的思想,以便形成综合结论。
关于谁来拯救市场的问题
我认为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一、从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的国情来看,到底政府该不该主动干预市场,政府主动干预市场是否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行为。也就是说要解决一个问题,市场机制万能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那种认为不该救,不能救,不必救的观点是谬误,还是真理?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的结论是市场本身不需要政策干预,那么谈论救与不救毫无意义。银监会主席所提出的政府要时时站在市场身边,当市场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市场的主体不愿意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政策必须出手,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市场机制万能论在市场已经腰斩的情况下仍然主张政府不必救,不用救不能救,市场机制万能论还有很广泛的影响力,所以本次节目如果是要谈论谁来拯救的问题,那么首先要解决政府干预市场是否是符合现代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行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谈论救市没有合理性基础。
中国证监会是在市场快在崩溃的那一瞬间才清醒过来,这一方面是技术水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责任心的问题,千万百姓已经血流成河了,难道这不是最充足的理由吗?现在我们让这样的危机活生生的发生,我们需要不需要反思呢?指责我们的投资人不理性,老百姓的确也不太理性,那么监管层真的就理性吗?
第三、真正的救市不是用具体的办法和措施调控指数,而是要消除暴涨暴跌深刻的原因,要想消除这个原因,必须找到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市场总是暴涨暴跌,这是关键,具体的救市措施不重要,具体的救市措施现在连修鞋的王老五和看小孩的李大妈都知道。
这就是我对你们节目说的心理话,以下是我对救市写的一些文章,供你们参考。
给CCTV《对话》导演蒋女士的信发出2个小时,传来降低印花税的利多,凌通沉默无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个人在4000点感冒的时候吃片感冒药就好,但是没有人管,在3500点这个人已经严重到无力行动,我们输点液他就好,还是没人管,到了3000点这个人完全休克,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这时医生才认为:噢,原来这个人真病了,赶快打打强心针,赶快做手术,赶快送急救室。
在4000点,在3500点,包括凌通在内的十多年来一直没有被中国股市大起大落折腾死的一类投资人,是想帮助市场维持稳定增长的,虽然因为中国GDP降了1个百分点,基金经理手握万亿资金却认为中国会因此崩盘,基金经理认为中国人会因此而重新回到穷的连裤子都买不起的时代。但因为决策层不吭不哈,故作高深,我们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我们干着急没有办法啊!
现在我们在3000点,不到72小时推出两个利好,这当然比不推出是好,但是1994年当指数从1500点跌到300点,政府推出“三大政策”指数在几个月内从300点疯涨到1000点,历史会重演吗?希望市场软起飞的前提是软着陆!软起飞的基础是软着陆,但现在的事实是A股是100%的硬着陆,能在硬着陆条件一软软起飞吗?我们拭目以待!
香港股市从33000点跌到21000点横盘后又回到25000,香港市场是软着陆软起飞,同时我们中国大陆市场为什么出现了硬着陆。
董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