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对话中国股市,你想说什么?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4-10
4月11日,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将邀请国内主要的学者,就中国股市展开高峰对话,栏目在全国公开征现场观众30名。报名参会人数过万,凌通有幸成为30名现场观众之一,并带去七大问题。如果你对中国股市有什么独特观点,可以发表留言,凌通代为表达,并将结果回复。
以下是凌通的七大观点:
《对话》节目组:
我们有极强烈的愿望和热情,希望成为《对话中国股市》的现场观众,这种愿望和热情来源于我们希望如下观点与更多人分享交流:
一、以史为鉴,不要以教科书为纲
我基于不完全的资料,分析了全球过去上百年世界各国的股市波动史,发现半年内下跌接近50%,在历史较为罕见,如果不能抑制住,最后均演化成危机。因此,我建议有关学者和决策层对世界各国的股市波动史展开研究,找出一些规律性东西,并以史为鉴。
二、市场机制万能论是绝对错误
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一切真理、一切规律,包括市场机制都是有条件的,主张不救市,完全交给市场机制。认为市场机制是万能的,是一种绝对化的观点,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因此市场机制万能论是不正确的。
三、用理由说话,用证据讲理
在抛开了市场机制万能论后,救市论者认为现在应该救市,不救市论者,认为现在不该救市,双方均观点鲜明,但理由不足,请双方详列,现在为什么不该救市和现在应该救市的理由,渴望双方用理由说话,用证据讲理。
四、不救论的观点有明显悖论
市场机制自动调节,政府不应干预、以及中国股市合理价值为3000以下,是不救论的主要观点,但两个观点存在鲜明的悖论。二者不能同时成立。如果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股市处于正常运行中,且3000点以下才是中国股合理价值,则必然不会出现6000点。
6000点的客观出现证明,要么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不是3000点,市场机制没有失灵,要么证明中国股市的市场机制失灵,把3000错误定价为6000点,不论怎么,二者不能同时成立。就此疑惑请不救论者解惑。
五、在三个月下跌30%,半年下跌近50%,救市已经成为必需。
我们的市场在半年之内下跌了45%,在三个月之内下跌了30%以上,哪怕说在下跌45%以后,中国股市没有投资价值的时候也应该救市,因为下跌的太快了,太猛了,在太快,太猛的下跌面前,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已经全部被绝望情绪所支配,想象一下,大部分参与者被绝望情绪所支配,这个市场还能有自我恢复能力吗?实际上,市场在下跌了45%之后,全世界范围内最有投资价值的公司遍地都是。
三个月内市场下跌30%,自动应该无条件救市,跌得太猛了就会导致全面崩盘,完全被恐怖所笼罩的大众不可能快速恢复理性。所以在恐怖还没有控制一切之前,一定要控制恐怖的蔓延发生。
六、在高估状态下,崩盘不是市场运行的唯一路径。
6000点中国股市确有高估,确实存在着压低估值的需要,因为高估,一定要回归,这是价值规律决定的。但从高估到合理估值有不同的路径和过程。路径上的多样化以及非直线化、非跳楼化是价值规律所允许的。当估值过高时,价格快速以直线方式回归价值,其结果是立即让泡沫破灭,股灾发生,股民破产,与利益相关的产业界、金融界受到深刻影响和强烈冲击。这是一种硬着陆的方式,这种高估后的着陆方式在世界上发生过,1929年的美国股市和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市场曾发生过,其可怕的影响,无人不知。
另一种着陆方式是,股价从高位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波动回归合理,在这种较长时间反复波动中,市场有涨有跌,有上升过程也有下跌过程。上升与下跌交替多次,最终实现合理估值,这是一种和谐的、温柔的,对各相关方利益影响不大的回归。事实上股市出现高估甚至是较严重高估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情况,有较多的高估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无声无息地被化解掉了。值的一提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强烈地希望在本国股市高估时实现软着陆,强烈避免硬着陆。这也是由规律决定的,因为没有一个政府愿意看到自己的经济因股市硬着陆受到影响。
现在中国股市似乎要选择硬着陆,不断地直线下跌这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既然从规律上讲,在高估时可以通过较长时间波动,反复涨跌实现损害不大的软着陆。为什么中国股市越来越像是要直线或跳楼式下跌?
七、谨防负泡沫风险
如果中国股市不能稳定下来,也许会会再次跌破1000点,因为在不断下跌的过程中,又强化了一个认识,下跌是必然的,下跌才是市场规律的自然反应和合理反应,下跌强化了下跌,下跌引起了更大的下跌。股市从来不恰到好处的,股市从来都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
大家都有一种常识性的认识,认为高估是有害于经济体的,是不正常的,这毫无疑问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也必然认识到,如果发生了崩盘式挤泡沫,则必然会导致A股市场上长期的低估危机和负泡沫危害,当崩盘发生时,不要以为价格跌到和价值一致的位置就会止跌,不会的。真的发生了崩盘后,价格会象脱缰的野马,会击穿价值的支撑,会出现极端离奇的低估值,比如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它的市盈率长期维持在5-6倍,有几个极端公司的市盈率是2倍,也就是说它每股盈利1元,股价只有2元,在这样的市场上融资和以每年50%利息的高利贷借钱完全一样,这样的低估值危机已经让这个市场没有市场功能了,我们中国在几年前才从低估值危机中挣扎出来,所以低估值和高估值都是危机,都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