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结构决定市场未来走势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7-11-29
市场所展现出来的,从2000点到6000点在一片看空声中,毫不停息,毫不回落的单边狂牛,究其原因,凌通认为这完全是由中国股市全面单质化的特殊结构决定的。过去所走出来的,单边狂牛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未来市场向何处去,也将由市场结构所决定。
中国市场的结构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全面单质化,以下是凌通对这一特征及其影响的全面的剖析:
我们的市场规模持续膨胀,参与的资金也持续膨胀,但这种膨胀仅仅是量变,始终没有质变。市场规模的膨胀,主要是由超级国有企业不断上市所导致的。在中国股市诞生的10多年来,从它出现的目的到实际的效果,始终是围绕着为国有企业服务这个中心在扩张,资本市场上很少有强势民营企业的身影,更缺乏外资企业,我们现实经济中民资、国资和外资三分天下,而资本市场上只有国资一资独大。这样就导致了被投资对象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足,我们想象一下,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有质的差别吗?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有质的差别吗?于是在这种被投资对象单质化的面前,上市公司的兴衰变化具有极大的同质性,从而导致市场整体走势要么整体上扬,要么整体下跌,被投资对象内部不能通过公司差异来互相平衡,稳定市场(这种局面也导致了有优势的民营企业被迫远走海外,投资选择面极窄,投资人不得不在基本上没有差别的公司里选择)。上市公司的这种单质化特征,从基础上为中国市场打下了齐涨齐跌的基础。
我们在看市场的资金主体,市场上的资金主体从道理上讲,比上市公司的性质更加丰富,更加多种多样,有民资,有企业资金,有外资,有金融机构资金,还有私募资金、公募资金,如果让这些资金共同发展,共同成为市场中实力相当的主体,那么中国资本市场上就会形成几大资金互相约束,互相制衡的格局,由于存在着互相约束,互相制衡的机制,这样谁都不敢恶意拉抬自己的股票,操控指数。因为有互相约束,互相制衡的资金存在,当公募资金狂拉蓝筹股的时候,私募基金或者外资等其它主体就会把拉高的股票卖给拉抬者,使得拉抬者不仅不能获利,而且面临高位吃套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不会非理性拉抬和操纵,都会研究价值,通过价值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从而整个市场基本上由价值来决定。
但中国的现实市场资金结构却不是这样,公募资金一基独大,占到市场总规模的1/3,由于这些资金在投资理念管理制度,股东结构等各方面几乎都一样,所以所有的公募基金可以抽象为一个大的基金,他们都爱买大盘蓝筹,而大盘蓝又直接决定指数。因此,中国市场实际是在基金手里任意操纵者,由于客观上市场上没有能制衡基金的资金,于是基金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不受任何市场内部力量约束的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力量。为了扩大基金本身和管理人的利益,基金可以任意的对公司和指数进行操控。如果你有权力这样做,并且这样做能给我带来非比寻常的利益,没有人能够约束你,那么地球上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的,这也是天道。真正让人守规则,必需依赖于制衡,没有制衡的资金自然就把市场搞到不可收拾的状态。这就是A股从2000点到6000点的在一片看空声中,毫不停息,毫不回落单边狂牛的根本原因。最后市场失控的问题不得不由行政来收拾。
要想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仅是推出股指期货的问题,如果没有互相对等、风格不同的资金,股指期货推出来也无效,甚至于又成为新的操纵工具。所以凌通建议决策层应该重点考虑增加中国市场上资金主体的多元化,比如说大幅度开放外资,大幅度开展私募基金,构建多种资金互相制约的格局。
由于市场一基独大的事实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所以未来市场会向何处发展,也可以通过这个角度来分析。既然一基独大能把指数拉到6000点,那么一基独大也能在某个点位控制住市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篇文章专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