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中枢起稳的标志是什么?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7-12-03
目前的市场波动实质是在建立新价值中枢,新价值中枢在那里?新价值中枢构建完成的标志是什么?在新的价值中枢重建完成前某只股票的估值是否合理、是否低估、有没有安全边际能否确定?在新的价值中枢不能确定之前,这些与价值投资基本操作直接相关的问题都不能确定!换言之,在新的价值中枢不能确定之前,价值投资根本没有展开的可能。因为这个市场里已经几乎没有具有绝对投资价值的公司。因为,从逻辑上讲,一个国家股市的市盈率不可能长期高于存款市盈率,可能的投资机会主要出现在有相对价值投资的公司身上。
在《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这本书中的第四章,凌通举了两个发生在两年前的两个安全边际操作事例。一个是光明乳业,发生了把回收的过期奶重新加工再次销售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引发股价大跌,当时我们买入光明乳业的时候,它的市盈率只有14倍,而我们是在18倍市盈率的时候将其卖出的。另一个案例是伊利股份独董事件所引起的股价波动,当时买入的市盈率也是14倍。可以看到,在2年前,中国最好的品牌食品企业的市盈率都没有超过20倍,而现在整个A股市场上最烂的企业也享受着30多倍的市盈率。而现在的企业和两年前的企业没有大的变化!真正变化的是市场和市场的估值水平。现在的关键是看市场最终的估值中枢在哪里,而不能只看企业本身的情况。如果不考虑整体估值水平的特点和中枢只关注企业,这种做法可能并不客观。
新价值中枢重建的主要决定力量是政府和公募基金的意愿和利益,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前文《市场结构决定市场未来走势》论述过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单质化特征,一基独大,他们可以控制市场。当基金成为市场上能够实现操纵效果的一个类庄集团之后,固然在市场内部没有人能够制衡基金,但在市场外部,政府可以来通过行政手段扼制基金,这就是在6000点之上突然市场调头的原因,如果不是当时采取行政手段,市场仍旧不会终止。政府此时出手的原因和目的是在于控制恶性泡沫,防止全面崩盘。指数进一步的上涨已经形成了随时可以破裂的恶性泡沫,所以控制恶性泡沫是政府的首要目的。各种利益和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政府能够接受并容忍一定程度的良性泡沫,但显而易见的恶性泡沫发生的时候,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在目前我们认为政策压制股市的意图是把疯牛改造成为慢牛,并不是把疯牛一棒子打死变成熊市,让市场在一定的良性泡沫区间自然波动,并借机推出股指期货,增加股市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政策的利益所在。快速的疯牛变疯熊,以及持续的阴跌都不是政府的意图,也不符合政府的利益。
能够直接控制市场的基金意愿和利益不是大盘涨跌,也不是基金赔挣,关键是要避免大量赎回。防止赎回的手段极有可能是把持有人套在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让基金净值下跌一定幅度,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跌幅太深,基民挥泪割肉,跌幅太浅基民少赔卖出,没有损失压力,由此可以看到能够控制A股市场的两个最主要的力量都有一种可以容忍适度下跌,但不能容忍大幅下跌的需要。所以,市场极有可能在他们这种需要下稳定在某一个点位或估值中枢,这个点位和估值中枢是多少呢,大家不妨思考、推敲、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