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也谈真实的巴菲特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7-11-14

张志雄先生的博客上发了一篇《还原真实的巴菲特》的文章,此文首先在价值投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接着由于新浪财经的推荐,此文在投资者中激起更大反响,做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凌通至少阅读了三遍,对于此文我们认为非常值得一看,他的可看之处在于作者对神坛上的巴菲特给予了全面的质疑和辩证地评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敢于怀疑权威,敢于挑战权威,这是中国价值投资者中最稀缺的品质,在中国价值投资领域,不仅出现了对巴菲特的盲目迷信和盲目崇拜,而且一些国产巴菲特们也成了广大价值投资者的神主牌,中国价值投资领域出现了盲目迷信,盲目崇拜的不良风气,《还原真实的巴菲特》对破除这种不良风气是绝对有意义的,《还原真实的巴菲特》作者借机否定价值分析本身具有的客观优势,把价值投资的原理与某些技术分析和趋势分析的做法说成本质是相同的,并且认为价值投资比技术分析的概率并高不在哪里,凌通完全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会在以后专门阐述,今天我们也趁势谈一下什么是真实的巴菲特。

国内投资人总是认为巴菲特就是买入一些股票然后长期持有不动,也不看大盘走势和价格变化,这就是巴菲特成功的全部,这是国内投资人给巴菲特画的标准像,果真如此吗?买入并持有不动巴菲特的确确这么做过,但巴菲特仅仅只这么做吗?巴菲特不看大盘走势和价格变化吗?巴菲特没有做过别的类型的操作吗?巴菲特真的没有靠交易做过短期套利吗?


凌通给出的答案是,巴菲特是一个全能型价值投资者,他既做长期持有,也做短期套利。他既买上股票几十年不动,又通过市场变化中给出的低价做短线安全边际。这是真正的巴菲特。以下是凌通得出这一结论的证据。

首先,请看凌通所著的《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第13页所引用的巴菲特给投资学生的讲话“学习投资的学生们只需要接受两门课程的良好教育就足够了,一门是如何评估的价值,另一门是如何思考市场价格。”在这里巴菲特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投资一方面是对企业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必须关注市场中给出的价格。为什么要思考市场价格那?因为如果不关注市场中给出的价格那么就是你把企业彻底吃透也不能得出企业值不值得投资的结论。只有把企业和价格都吃透才能投资,如果你不相信这个道理,就去看一下亚洲最赢利的公司中石油,亚洲最赢利的公司你说他好不好呢,该不该买呢。在只有亚洲最赢利这个条件面前你能做出买不买的决策吗。当中石油开到48元时,这个时候中石油有没有买入价值,有没有投资价值,才能够明确出来。此时的中石油是全中国最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虽然他是全亚洲最赢利的公司,所以判断企业值多少钱,同时必须关注市场上给出的价格是多少,进行比较之后,低估买入,高估卖出,这是价值投资的灵魂。要想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就必须关注市场的价格,并且拿出跟企业的价值比较。硬说不需要关注企业价格是不对的。

其次,巴菲特在电视访谈中说到:“资本市场有一个重要的优势是,每一个公司不管好公司还是坏公司,基本上每年都有50%以上的波动,这在传统产业是很少见到的。因此,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比其它产业的从业者有相对的优势”股价普遍地每年都有50%以上的波动,利用这种波动获利提供了客观条件。巴菲特是高度重视市场波动的,并且把市场波动作为获取利润的优势性条件。如果巴菲特从来不看市场,也从来不关心股价变化,那他为什么要说,股价平均每年都有50%以上的波动是投资人的优势呢。如果巴菲特仅仅是一个长期持有人,他就不应该认为波动是投资者的机会,一般长期持股经验是长期持有人比较厌恶波动,因为波动会对长期持有人产生干扰,巴菲特喜欢波动已经非常客观地表明了巴菲特不是长期持有仅仅。

其实,巴菲特非常善于利用波动,获取利润。只是巴菲特这种利用方法是以价值为标准,以企业内在价值为基础的低买高卖,巴菲特的这种借助市场不可避免的波动,以价值为标尺,量测关注价格,低买高卖就是凌通所著的《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第四章中关于市场波动会产生安全边际的实际运用,也是格雷厄姆给全世界价值投资者提供的挣钱方法。

 

最后,巴菲特还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就是凌通所著《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第174页中:“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那我只能去乞讨”在这里,巴菲特认为市场无效是他没有成为乞丐的根本原因。所谓的市场无效就是指非理性所导致的过度高估和过度低估,巴菲特善于利用非理性低估买入,并在非理性高估卖出,最终成为了富翁。那么我们要问一下投资人,在非理性高估和低估时,巴菲特不看价格,不关注市场,巴菲特能知道是否是非理性高估和低估? 

现在你还认为巴菲特仅仅是长期持股不关注市场价格吗。什么样的巴菲特是真实的巴菲特,凌通的答案是巴菲特既做长线也做短线,既关注企业基本面,也关注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