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刘备真的是“垃圾股”吗?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7-08-16

但斌的博客转载了一篇诸葛亮投资刘备获取高回报的文章,《诸葛亮的投资人生----张祖珍》《博友纵论诸葛亮的投资人生》。此后,大量的投资人发表跟贴,其中相对多的观点认为,当时诸葛亮选择刘备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刘备在当时是标准的垃圾股,兵少将弱,一路败逃,经营模式不确定,产品不定型,资产状况极差,这种时候诸葛亮选择刘备实际是承担着极大风险,诸葛亮是在买垃圾股。

刘备果真是垃圾股吗?凌通认为:“刘备绝对不是垃圾股,刘备是当时最有潜力的潜力股”理由如下:

从表面上看,从硬件上看,从物质资源上看,刘备将不过关、张,兵不过数千,且一路败逃,无立足之地这是事实。但因此认为刘备是垃圾股的观点,其实是基于表象对事物进行定性的,这是非本质的,从而也是表面的和不正确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下面看一下刘备的本质,刘备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唯一的一个从内心深入没有投降曹操,趋从于曹操,放弃天下的人。当时,曹操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任何人的实力和曹操相比都是鸡蛋和石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比刘备兵马实力多得多的人,都选择了投降,甚至于具有长江天险凭借,实力最大的孙权都犹豫在投降与抗争之间。而实力最弱的刘备却没有一秒不在想如何击败曹操,这表明什么呢?这表明刘备心中所谋划、所追求、所奋斗的是争天下,做老大,而比刘备强得多的人是谋划着保性命求苟安,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争到天下呢?可以肯定那些打算投降的永远不可能争得天下,而刘备就有可能。

刘备这种雄心大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更稀缺、更宝贵,这种特质使刘备成为当时社会背景下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当时的刘备已被严重的低估了,这种严重的低估的原因就是,人们只根据兵马人数和城池大小决定未来发展前途,这是永远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判断方法是脱离现象,深入到本质层面,以看不见、摸不着的本质,来判断刘备的发展潜力,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凌通所主张的放弃表面、放弃细节、放弃数量、放弃一段时间的具体状态,深入到事物内部从本质上把握事物的趋势的估价方法。一切以现象判断价值的都是等而下之的,都是低质量的。表面的东西,都是不重要的东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段较长时间表现出来的困境和差距并不可以作为判断它未来长期趋势的依据,这是凌通在成长判断和价值判断过程中最重要的信念。

刘备是稀缺资源,刘备是真的英雄,这个观点并不是凌通强加进去的,而是有强有力的历史证据,请看刘备和曹操的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话:“天下英雄唯有先生与曹尔”曹操在说这句话时,刘备只是寄居曹操名下的门客,曹操凭什么说刘备是和他一样的英雄呢?大家可以去想一下曹操是凭什么下这个结论的。

最重要的是,刘备在坚苦的军事斗争中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刘备在长期的失败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无数宝贵的经验,刘备已经在长期的挫折中知道他的问题是什么,刘备之所以三请诸葛亮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缺一个优秀的CEO。也就是说刘备在一系列败退过程中,反而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当时的刘备一方面不放弃坚定的争天下的决心,另一方面,他也在失败中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怎么可能是垃圾股呢?你见过哪个垃圾股心中怀着是统一全行业,占领全世界?你看见哪个垃圾股是在别人都对它失去信心时,还在谋划和探索?刘备绝对不是垃圾股,刘备是当时最好的潜力股,且性价比最优的潜力股,因为刘备当时被严重低估!刘备的价值只有诸葛亮和曹操知道!

凌通在这里并不是给刘备带高帽,凌通通过评价刘备来说明自己的一个重要思想:“判断一个人、判断一个企业绝对不能按照表面现象下结论,一定要深入本质,一定要高度抽象思维,一定要把看不见的东西都考虑进来,不能停留在现象上”。


最后我们要说,历史事实是诸葛亮投资刘备后,在所有政治力量中刘备的成长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