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电台(136):再论银行股被低估的深层原因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8-07-05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本期节目,内容摘要如下:
1.在微博上我看到一个视频,就是李稻葵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学术演讲中提出一个观点,中国应该总结自己过去40年成功的经验,总结出对人类和其它国家普遍有用的经济学原理,然后把这个原理写入西方的教科书。我认为李稻葵的说法是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2.以华盛顿共识概括出来的那么几条,就是市场是绝对万能的,政府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这个理论广泛流行之后,成为人们分析中国经济以及分析中国银行股的一个理论基础。这个理论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如果经济出了问题,你让他快速爆发,它就能够快速爆发,快速解除,快速复苏。如你抑制住它,你矛盾不爆发,你越延后了它的复苏进程。
3.我的独立思考,使我认识到这是极其荒谬的。过度超调,把生态链全部打断,生态链重建漫长得很,所以根本不是说完全的自由的政府不干预的话,自由波动,自由调整就会快速暴露,快速解决,快速复苏,不是那样的。
4.市场所以具有配置资源市场,市场经济所以是一种好的机制,所以对生产有利就在于它是一个分工无限细化,无限高度互相依存的复杂的关联系统。如果这个市场没有这个复杂关联系统,它就不叫个市场,所以市场越有效,市场越发达,它的关联性越强,而关联性越强之后,局部发生问题,毁灭系统的概率就越大,越容易因为局部问题毁灭的这个系统。所以,在现代经济中局部发生问题,让局部问题不演化成为系统问题的难度,几乎是大到不可能做到,因为现代经济就是互相依存的。
5. 政府下手是解决局部问题,扩散全局问题的根本手段。这是不用讨论的问题,就像你交通堵塞或者是交通出问题时候,必须是交通警察投放到第一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荒谬就在于此,他认为交通系统不需要设立警察,警察的参与有害于交通。那么在这种错误的理念引导下,国际上的重大金融危机都是出现政府干预迟滞,政府干预晚了,都是已经不可收拾的时候他才干预,没有一个国家在危机爆发前期政府就下手了,因为他信仰的就是政府不干预。
6.中国经济具有由政府出手的可协调性,它这种可协性,就是它主要核心经济主体都是国营的,相对都是国营的,包括一些私营的,在现在的经济体制下,它特别容易被政府所协调,所以中国经济有政府的意志,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企业的微观行为中,使得政府的统一指挥能够体现在经济过程中。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可协调性导致了经济的稳定性,某些具体的局部问题不至于扩展到系统中,由于它不至于扩散系统中,就最终导致中国经济的这种体制,这种政府的理念,在遇到了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首先保持系统稳定。
7.中国这种特色是一种全人类都值得思考的特色,可是全人类的经济理论认为中国这个就不对,你哪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不对。这就是蛮不讲理了,我这个政策取得了良好效率,让系统稳定,局部问题不扩展到全局,然后局部问题能快速解决,我这个这么好的效果,我竟然是错的,这就教条主义了。
8.实际上我也很奇怪,为啥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种道理呢?这种道理不复杂,我感觉我在这里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理论思维。一般没文化的人喜好自主思考,独立思考,因为他没有现成答案,没有标准的思维方式,没有课本,我就属于这种没文化的人。没有现成知识,我就得瞎琢磨,这就容易形成独立思考。学术界,理论界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中国这个体制优势在避免危机上面的模式性优势,结构性优势,而银行业正是典型的一种表现,人们现在对此还不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