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0-126《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05-09

凌通国学院20-126《论语》:【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pì),由也喭(yàn)。】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柴也愚。”孔子认为高柴性格比较愚直憨厚,谨厚有余,明智不足。
《孔子家语》记载高柴:“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履。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自从跟了孔子,出入门户,从来没有越礼的事,走路都不会踩到别人的影子。春天蛰伏刚醒的虫子,他不会把它杀死。正在生长的树木枝条,他不会把它折断。亲人去世,守丧哀痛,从来没见他笑过露出牙齿。高柴憨厚、谨慎。
子路和高柴关系很好,总是提携高柴。子路在季氏那里任职,举荐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还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认为高柴不能胜任。不过高柴愚直,也胜在愚直,忠厚纯正,清廉仁爱,从不违反礼节,更是绝不徇私舞弊,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历任鲁国费宰、郕宰、武城宰和卫国的士师,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79),卫国发生政变,高柴急忙逃离卫国,并劝子路不要回宫里去,子路却拒绝他的劝阻,结果回宫遇害。如此看来,高柴之愚,是“愚不可及”的愚。其智或许不如人,其愚却是别人赶不上的大智若愚。子路是真愚真直,知道回去是送死,还要回去!
“参也鲁。”程颐说,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得真传,并且能把圣人之道传下去的,还是得直鲁之人。所以学习以诚实为贵。尹氏注解说:“曾子之才鲁,故其学也确,所以能深造乎道也。”曾参的一日三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曾参说的话,他这样虔诚地学习反省,所以能得孔子真传,死后配享孔庙。
“师也辟。”子张学习,爱钻牛角尖,没有曾子那么质鲁。
子张和曾子子路不一样,关系也不好。孔子死后,有的学生想拥戴子张为师,被曾子否决了。子张离开鲁国,自成一派。孔子死后的儒门八派中,子张氏之儒排在首位,影响很大。
孔子评价几位弟子的气质修养。圣门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性格决定命运,修养决定成就。改变自己的修养、气质、性格,是学习进步的根本,比具体学习什么知识更加重要。
人最开始的时候,脱颖而出,靠能力,靠才干,鸡鸣狗盗,都能发挥,但是,路要走得长,走得远,走得高,走得稳,走得可持续,走得能传承,就靠气质修养,而且越往后,越靠修养。
投资中的修心也是这样的,修心的过程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善良的人,如果赚了钱以后,心灵被金钱腐蚀,为富不仁,那这个事业可能也是走不远的。
20200509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