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2-089《孟子》:《滕文公上》第1章1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2-04-06
凌通国学院22-089《孟子》:《滕文公上》第1章1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滕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国家很小,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四子姬绣。因为挨着鲁国,而鲁国的始祖是姬绣最强的哥哥周公,所以一直以鲁国为宗主国。
滕文公,是滕国的诸侯。之字,解做往字。道,是言。
昔滕文公为世子时,将往楚国,修交邻之礼。因平日仰慕孟子,闻得孟子在宋国,乃先过宋而见之。观世子之急于见贤,正是他天性之善,可与入圣的机括。孟子欲从本原上启发他,开口便说个性善。盖人生下来便有个性,乃天所命于人的正理,本有善而无恶。自圣人以至途人,性中个个有仁,个个有义,其不仁不义者,必是物欲害之,而非其本然之性也。当时性学不明,故孟子特举以告世子,欲其先认得本来真性,然后可励其必为之志,而又恐言之无徵,必称尧舜以实之。盖尧舜之德,虽荡荡巍巍,万世莫及,然其所以为圣者,岂是于人之外更有所加,不过由其本善无恶者,充之以造其极耳。称尧舜之仁,便见得性中同有是仁。称尧舜之义,便见得性中同有是义。仁义不假外求,则尧舜可学而至也。世之以不善言性,以圣人为绝德,而自弃者,其亦弗思甚矣。此孟子所以惓惓于世子也。
滕文公在做世子(也就是太子)的时候,就仰慕孟子。有一次他奉命出使楚国,听说孟子在宋国,就经过宋国去见孟子。他是一国储君,又急于见贤,说明他心中有入圣的萌芽。所以孟子就启发他,开口就说性善,言必称尧舜。
人之初,性本善。《中庸》的第一句也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人禀赋于天而生长之理,浑然至善,未尝有恶。每个人初时都是至善,都与尧舜无异,但众人逐渐为私欲所蔽,从而一点点失去了善。尧舜因为无私,所以能“率性”,不断充实广大其善,遂成王天下、平天下之功。善是在自己身上的,不假外求,所以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凡是说善恶,一定是先有善后有恶;说吉凶,一定是先有吉后有凶;说是非,一定是先有是后有非。恶、凶、非,都是后面自己召来的。人若不做坏事,就没有恶、凶、非。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20406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