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2-049《孟子》:《公孙丑下》第2章3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2-02-25

凌通国学院22-049《孟子》:《公孙丑下》第23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景丑乃责备孟子说道:“人之处世,内而家庭,则有父子;外而朝廷,则有君臣;此是天下之大伦,自有生民以来,不可废也。父子以情相爱,故主于恩;君臣以礼相接,故主于敬;人人各有当尽的道理。今丑见王之待子,可谓致敬尽礼矣,乃未见子之所以敬王,其如君臣大伦何哉?”

景丑说:“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外面有君臣,这是人与人间最重要的关系。父子之间以慈爱为主,君臣之间以恭敬为上。我只看见王对你很尊敬,却没有看见你对国王是如何恭敬的。”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孟子因晓告之,叹息说道:“子以我为不敬王,是何言也?大凡人臣敬君,不在仪节上周旋,只在大道理上明白。如今齐人都无以仁义告王的,岂是以仁义为不美的事,其心以为,王但知有功利,志趣卑陋,不足与言仁义云尔。这是以常人待其君,轻忽侮慢,不敬莫大乎此。若我则以尧舜望于王,平日所言,都是仁义,都是尧舜治天下的道理。若权谋功利,与尧舜之道不相似的,即不敢陈说于王前,是欲吾王扩充仁义,以致唐虞之盛治也。我不以庸君待王,而以大圣人望于王,则齐臣之中,岂有如我之敬王者哉?子乃以我为不敬王,是不知事君之大道矣。”

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在齐国人中,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向王进言的,他们难道以为仁义不好吗?他们的心里是这样想的,‘这个国王哪能够得上和他谈仁义呢?’他们对王就是这样的。这才是最大的不恭敬呢。我呢,不是尧舜之道不敢拿来向国王陈述,所以在齐国人中没有一个赶得上我这样对王恭敬的。”

孟子以道自重之意,本想警悟齐王,但自己门人弟子都不能理解,如何能传达到齐宣王那里去!一台好戏,给两个笨徒弟演砸了,越描越黑,孟子也没招了。上朝?他不愿意去。回家?那边让他千万别回。他也不能跟弟子们明说,因为故意不去这事只能齐宣王自己去理解,如果孟子明说是故意装病不去,这话传开去,那又是无礼了。

没办法,孟子顺道就到景丑大夫家投宿。

景丑知道孟子不应召这事,就批评他说:“人之处世,内而家庭,则有父子,外而朝廷,则有君臣,这是人伦之大者。父子以情相爱,故主于恩;君臣以礼相待,故主于敬。我看见咱们齐王,对老师您真的是很尊敬,但是却没看见老师您对我们齐王尊敬啊!”

孟子说:“哎!您这是什么话!我看整个齐国,没有比我更尊敬齐王的人了!人臣敬君,不在于礼仪上周旋,而在于大道理上明白。整个齐国,没有一个人跟齐王讲仁义之道的。是他们都认为仁义不美好吗?非也!他们心里都在对自己说,齐王只知道功利,他根本不配也不会听取仁义之道!内心对君王道义上的否定,这才是最大的不敬!而我呢,非尧舜之道我是不会跟齐王说的。所以我说,最尊敬齐王的是我。您不知道事君之大道,所以才会说我不尊敬齐王。”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20225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