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1-175简读《周易》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07-15

《周易》与理性态度

实际上,忧患意识同时也就是理性态度。因为所谓忧患,就是既非盲目乐观,也非一味悲观。可见没有理性,也不会有忧患。没有理性会怎么样呢?要么得意忘形,肆无忌惮,以为天上总会掉馅饼。要么提心吊胆,疑神疑鬼,歇斯底里,神经质。

周人有理性,所以忧患。因为忧患,所以《周易》就从巫术变成了哲学。

怎么能说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经典是巫术呢?又怎么能说巫术变成哲学呢?

实事求是地讲,第一,《易经》原本就是巫术。第二,巫术不是贬义词,这里的说法只是一个客观的表述。第三,巫术也不是伪科学。至少,原始时代的巫术不是。那它是什么呢?前科学。或者说,科学前的科学。

这个事,恐怕要稍微说明一下。如果大家有一点文化人类学的知识,那就应该知道,巫术是人类文化最早的模式之一。人类最早的物质文化模式,是工具;最早的精神文化模式,是巫术。然后,才有科学和宗教。科学和宗教都来源于巫术。不过,宗教和巫术,是相反的。科学和巫术,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有什么相通的呢?就是科学和巫术都相信两点:第一,世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第二,人类一旦认识了自然,掌握了规律,就能够利用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

请大家想一想,科学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是吧?那我告诉你,巫术也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巫术掌握的规律,是想当然的,是错误的。科学掌握的,才真是规律。比方说,巫术相信一条,叫做“部分等于整体”。因此,小孩子换牙的时候,那个掉了的乳牙,可要好好处理。处理不好,被坏人或仇人拿了去念咒语,就会生病。这当然是错误的认识。那颗牙齿,谁拿了念咒语也没用,不会生病。但是,巫术的这个用心是好的,方向也是对的,不对的是路径。问题在于,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走路的,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走对的。你不走,怎么知道对不对呢?你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即便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也要试错嘛!巫术,就是人类认识的“试错阶段”。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0715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