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1-172简读《周易》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07-12

八卦有一个记忆的办法,是朱熹想出来的,编成了一首歌——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什么意思?乾卦,是三根阳爻。三根都是连着的,所以叫“乾三连”。坤卦,三根阴爻,都是断开的,所以叫“坤六断”。震卦,上面两阴爻,断开;下面一阳爻,连着。整个卦象,像一个口朝上的盂钵,所以叫“震仰盂”。艮卦则正好相反,像一个倒扣下来的碗,所以叫“艮覆碗”。离卦,当中是阴爻,虚的,叫“离中虚”。坎卦相反,上下是缺的,中间是满的,叫“坎中满”。兑卦,上面是一根阴爻,所以说“兑上缺”。巽卦,下面是一根阴爻,所以说“巽下断”。这就是朱熹的《八卦取象歌》。

这八卦可以分成四组,每组两卦,刚好相反。乾和坤,刚好是相反的(乾三连,坤六断);震和艮,刚好相反的(震仰盂,艮覆碗);离和坎,刚好相反的(离中虚,坎中满);兑和巽,刚好相反的(兑上缺,巽下断)。为什么刚好相反呢? “一阴一阳之谓道”嘛!

说到底,还是阴阳。不过,《易传》认为,阴阳二极之前,还有一个起始,叫“太极”。《易传·系辞上》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生两仪,就是生出阴阳来了;两仪生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就有了;四象生八卦,就有了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这八个符号,就叫“经卦”,也叫“小成之卦”。按照后来儒家的说法,它们是伏羲发明出来的。从“太极”到“八卦”,这个过程,也可以画成一张图——



再下一步,是八卦和八卦相重,进行排列组合,八卦和八卦相重,能重出八八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就叫“别卦”,也叫“大成之卦”。按照后来儒家的说法,它们是周文王发明出来的。

文王重卦以后,《周易》的系统就建立起来了。这个系统,今天我们去看,恐怕会一个头有两个大。但是,相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它仍然是非常简约的。用这样简约的一个系统,完全可以概括整个世界的现象、变化和规律。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0712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