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1-035《论语》:【阳货篇】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02-04
前面一个月凌通国学院一直在讲孔子与阳虎之间的故事,有读者好奇为什么讲这个?因为阳虎这个人对于我们理解孔子很重要,这要分两部分来理解:一方面,孔子讲孝道,但是孔子父亲早丧,也因此孔子早年没有贵族身份,“吾少也溅,故多能鄙事”;母亲在他十五岁时也故去了,孔子“停棺认祖”后回归了贵族身份,孔子成年以后,这位有亲戚关系的阳虎,成了我们理解孔子孝亲思想的抓手;另一方面,孔子一生想做官做大事,阳虎又是孔子仕途上很重要的对标人物。
孔子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给三桓打工,当小职员。
但孔子认为这种局面并不合理,他曾经支持国君鲁昭公的反抗,可惜昭公也无力回天,改变不了三桓专权,最终死在了齐国。
但是,当孔子结束了在齐国的流亡,回到鲁国后,他惊奇地发现,家乡的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三桓家族居然没那么大的权势了。
制服三桓的人是曾经难为过他的阳虎。
阳虎只是三大家族里的一个旁支,起点跟孔子差不多,并不算高。那他怎么就突然变得有权有势了呢?
简单来说,就是靠打仗。
在鲁昭公逃去齐国以后,三桓经常跟昭公的流亡政府打仗,还有跟齐国打仗。阳虎就凭借自己的勇猛,在战争里面脱颖而出,得到了老板季平子的重用,军事权越来越大。
不过,在鲁昭公死后,流亡小朝廷就没有了。那阳虎还有仗可打吗?如果没仗打,他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啊。
阳虎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鲁国和齐国的关系已经彻底恶化了,齐国还占领着鲁国的一些地方,所以两国之间的战争还没结束,阳虎也就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根据史书《左传》的记载,好多次鲁国跟齐国的战争,名义上的统帅是三桓,或者是国君鲁定公,但真正的总指挥都是阳虎。
就这样,在孔子回国的时候,阳虎已经成了鲁国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当然,这还没到完全掌控国家的程度,但到了孔子47岁这一年,阳虎遇到了一个好机会。
那一年,三桓里的两位大佬,季平子和叔孙成子,都死了。他们的继承人又都很年轻,没法掌控局面。尤其是季孙氏的新继承人,季桓子,他管束不了自己的手下人。
这对阳虎来说,真是天赐良机,于是他发动了一场政变,把不服从他的人都抓起来杀掉了。从此以后,三桓就成了阳虎手里的傀儡,整个鲁国也都在阳虎的统治之下了。
20210204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