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1-014《论语》:【阳货篇】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01-14
凌通国学院21-014《论语》:【阳货篇】
阳虎失败出逃时,公山不狃占据费城闹独立,到现在已经三四年了。这是季氏最大的心病。拆费城的城墙,首先就要替季氏赶走公山不狃,季桓子当面表示赞成,心里可能留了预案。
孔子在当官以前,就做出过和公山不狃合作的姿态。他从政之后,一直没推动攻占费城,驱逐公山不狃,或许还有点骑墙的意味,现在终于和公山不狃、阳虎一党彻底决裂了。他把这和“堕三都”、整理鲁国君臣关系绑在一起,让季氏为首的三桓不得不接受,这是他的政治手腕,颇有点“城府”。
公山不狃当然不甘坐以待毙,他听到消息,没等朝廷有动作,就带费城人主动出击,长途奔袭,居然打进了曲阜。孔子和季桓子、孟懿子、叔孙武叔这四位国卿,簇拥着鲁定公躲到了季氏家里的一座高台上,因为季氏家比国君的宫殿还森严。另外,那时的城墙、宫墙都不是太高大,城里出了什么乱子,君王显贵们一般都是往高台上逃。当年商纣王走投无路,也是跑到“鹿台”上自焚的。
费城人包围了高台攻打,差点把鲁定公抢过去,好在孔子部下的援兵及时到来,打败了费城人,解了围。鲁军一路追赶,公山不狃等逃往国外,费城得以光复。
子路立刻带人动手拆费城城墙。他还任命年轻的师弟——高柴当费城宰,这是趁三桓家里动荡的时机,安插自己得力的人。前面说了,孔子弟子多了,自己教不过来,那些年轻弟子大都是跟着老弟子学习。这个高柴其实可能是子路的学生。
孔子担心:费城宰责任重大,高柴年纪小,才二十出头,怕干不好吧?
子路只能解释:可以边干边学嘛。费城有百姓,可以学治理;有宗庙社稷,可以学祭祀礼仪。不一定非等书念熟了,再出来当官。
孔子听了很生气:我就烦你这种油嘴滑舌之徒!
在拆到孟孙家的成城时,孟家大管家坐不住了。这个大管家叫公敛处父,很厉害,能打仗。前几年三桓和阳虎打仗,他出力不小,孟懿子也不太敢得罪他。
公敛处父对孟懿子说:咱们的成城离齐国不远,拆了可就没安全保障了。现在齐鲁关系是不错,但万一日后反目,齐国人一下子就能打到曲阜。再者说,成城是你们孟家的大本营,没了它,谁能保证以后孟家不出事?
孟懿子觉得在理,两人商量,先不拆成城,要是国君带兵来打,就由公敛处父据城顽抗,孟懿子假装不知情。
果然,季、叔两家和孔子、鲁定公看到成城抗命,都很恼火,定公亲自带兵攻打成城。但有孟孙家的人暗中捣鬼,仗也打不起来。孔子家一直是孟家老部下,也不好把事情做绝,这事逐渐不了了之,成城保全下来。
费城到这时拆了一半,也没继续拆下去,后来慢慢又修上了。
“堕三都”的事业,就这么成了半吊子工程。三桓家族慢慢开始回过味儿来:原来孔子这人不是那么好使唤的,他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还会损害三桓家族的利益。
但三家也没有立刻解雇孔子,因为晋国和阳虎的威胁还在,三桓需要个能给他们维持局面、装点门面的人物。
20210114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