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1-018《论语》:【阳货篇】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01-18
凌通国学院21-018《论语》:【阳货篇】
反对孔子的人们开始行动了。
由于这段史书都是亲孔子的人书写的,“为尊者讳”,我们不知道孔子从政末期这场斗争的具体过程,甚至是哪些人在反对他也不清楚。但我们可以推测,孔子当了大司寇,代理丞相,首先挤掉了老贵族臧氏家族的位置。臧会偏偏是个阴险小人,肯定会卖力地反对孔子。孔子弟子们,当季氏宰、费城宰,也很妨碍了一批人的仕途。这些人自然都想把孔子赶走。
最早的冲突,从孔门弟子内部爆发。
子路给季孙当大管家,是实权人物,开始有人攻击他。孔子的一个不太著名的弟子,公伯寮,找机会向季桓子进谗言,说子路对季氏不忠,有成为阳虎的趋势。
恰好,有一位出身孟孙家的官员,子服景伯,把这消息偷偷告诉了孔子:季氏最近有点让公伯寮给搞糊涂了,怕对子路不利。不过我现在是主管这方面的官,可以先下手为强,把公伯寮法办了,从重从快,死刑。
子服景伯也曾经跟着孔子学习,但没列入孔子学生名单,因为他身份比较高,就像孟懿子兄弟,是不能当学生使唤的。现在孔子是大司寇,又代理国政,学生们也都当着官,想除掉公伯寮不算困难。
公伯寮这名字里面的“公”字,是春秋后期(就是孔子这个时候)鲁国兴起的一个风气,国君后人形成的家族,氏的第一个字是“公”,这个公伯寮应该也是远支公族。
孔子不同意,他反对把政治搞成杀人:我这事业(道)能不能成功,是天命决定的,凡人起不了作用。他公伯寮就能改变天命吗?
孔子这态度,也跟后世“诛少正卯”的故事完全不沾边。
但由不得孔子视而不见,反对者们下手了。
孔子两个弟子,南容和公冶长,先被逮捕了,想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搜集指控孔子的证据。孔子这几年干大司寇,判的官司多,都是学生们替他具体办案子,找点由头指控他们不难。
公冶长老实,义正词严跟对方争辩,最后言多必失,被抓了个把柄,判了几年,进了监狱。
南容被指控的罪名更严重,一旦落实了就要“刑戮”——死刑。他聪明,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说。逼急了,就是《诗经》里的两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面的污点,还能磨掉,我要说了什么错话,那就是一辈子的污点,永远洗不掉了。审他的问不出口供,拿他没办法,最后放了。
两个弟子吃官司,对孔子打击很大。为了补偿弟子,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把侄女——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当了几年大司寇,孔子懂了些世事人情。按他原来的学究脾气,见人蹲监狱,肯定觉得是罪有应得,现在他总算知道司法那套东西是怎么回事了。孔子佩服南容,居然能从那些人手里逃出来,不简单。公冶长蹲了监狱,受的罪多,把女儿嫁给他,算多补偿一点。
20210118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