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0-329《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11-28
凌通国学院20-329《论语》:【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说:“我对任何人都可以教育,不分类。”
这个分类,既指不分族类,即不分地位、种族、血缘等,也没有贫富、贵贱、贤愚、善恶等等区别。
我们来看孔子门下的学生们,有的人很富,如子贡、冉求;有的人很贫穷,如颜回、原思;有的人出身贵族,如孟懿子、孟武伯;有的人出身平民,如子路,这个“卞之野人”;还有出自于逆臣的亲属,如伯牛之类。各色人等都有,孔子统统收留了他们,一视同仁,教为君子之道。
孔子说过:“凡束脩以上,吾未尝不教也。”只要带了腊肉来拜师的,我没有不教的,就是有教无类的意思。
有教无类这个思想应该是有所传承的。无论是三代,还是他生活的春秋时期,就像傅说起于奴隶苦役中而为相,舜任用了罪臣鲧的儿子大禹。同时经过他的深思熟虑,明确果断坚定地加以推行,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了他的教育思想中闪光的原则,惠及百代。
朱熹注解说,人性本善,而有善恶之分,都是因为后天习气所染。只要得到圣人之教,都可以恢复于善。所以不应该分出好学生、坏学生来。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也和这个一脉相承。他说,一个贼,你骂他是贼,他也不高兴,不会觉得很自豪,这就是良知未泯,还是可以教他向善的。
20201128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