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0-310《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11-09

凌通国学院20-310《论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卫灵公对弥子瑕,开始时宠爱得不得了。晚上弥子瑕家里人来通知,他妈妈病了,弥子瑕一着急,驾着卫灵公的车就往家里奔。按卫国法律,私驾国君的车是要刖的,就是施断足之刑。但卫灵公称赞他说:“真是大孝子!”两人一起逛园子,弥子瑕摘了一个桃子吃,特别美味,剩下一半马上递给卫灵公:“这桃太好吃了,您吃!”卫灵公大为感动,弥子瑕太爱我了!后来,弥子瑕色衰爱弛,这两件事都成了他的罪状,卫灵公说,弥子瑕曾经私驾我的车,又把吃剩的桃给我吃,这都是大不敬之罪!
同样的事,毁誉就这么翻了一个个儿。

孔子特别在意这个问题,所以他发明了著名的“春秋笔法”。左丘明总结孔子的春秋笔法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微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这么写?

什么是春秋笔法?就是避免直接表明自己对人对事的毁誉态度,而是通过精准地选择用词来定义,以及陈述事实,让事实自己说话,所谓“尽而不污”,细节很详尽,没有歪曲,看的人,自己就明白了。被批判的人,他权势再大,人家没说他什么,只是把事实说出来,他也没办法。是非曲直,大家心里都明白。
未完后续

                                                                                                               20201109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