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珍尊享交流:占绝对优势的非理性投资者决定短期价格
文章来源:尊享交流群发布时间:2020-02-24
本文节选自董宝珍尊享交流,编辑:王贤纯
字数3022字,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

董老师:
根据美国一个研究结论,95%的人不是价值投资人,这95%的人没有是非,没有原则,没有长期,没有本子,他只在意当前自己赚钱还是亏钱,不问道理,不问合理性。翻译成大白话就是95%的人是有奶就是娘。并且这95%的人因为人多势众,他们还决定价格,所以95%的人没有理性,看不透本质,看不到长期,但是他们却拥有定价权。
于是有时候价格就被他们定的极其荒谬,黄瓜以金条的价格在交易,而真正的金条则被当成黄瓜在交易。当黄瓜以金条的价格在交易的时候,理性的人随之恐惧的坐立不安,但是95%的人会纷纷扑进去,最后黄瓜的价格甚至以钻石的价格在交易,引发一个系统崩溃之后,隔几年再重来。2015年的创业板和今天的创业板一模一样,不过今天的创业板只是让他们把疫情扛过去,等疫情过了以后,监管层如果不干预,那就是第2个15年的创业板,相信监管层不至于愚蠢到那个程度吧!
那些在创业板的非理性上涨中大获其利的个人和资产管理人,因为他挣了这个钱,就用事实证明他没有理性,他没有投资能力,他没有自我人性管理能力。而那些因为持有低估值的股票而不涨还下跌的人却心安理得,冷眼旁观这一切,让它自然的消失,这些人反而是因为他不赚钱,他坚守了不赚钱的低估值,才展现出了罕见的理性和罕见的能力。因为在创业板挣钱的那个人的最后的命运是确定的,必定是毁灭和罕见的崩溃,而在非理性暴涨过程中坚守低估值,坚守理性的人的终极结果也是确定的,他一定会人寿年丰,财富和健康和人生都是圆满的。
95%的市场大众的理性是0,就是完全没有理性,而为这95%的市场大众管钱的机构投资者,它注定理性程度是小于0的,因为它的客户的理性程度是0,因此只有理性程度小于零,比它的客户更非理性,更疯狂,他才能获得理性程度为0的客户的追随。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之后,市场的非理性波动程度更大了。
刘先生:
如果不赚泡沫的钱,其实道理和逻辑都一样,投资银行,估值修复后卖出。投资成长也一样。大家能理解二斤赤水河的水,三斤河边红高粱,加个包装,成本几十块钱,到专卖店就可以卖2600块一斤,不能理解科创,其实是一样的。
管先生:
董老师,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的理念不同,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白猫,黑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我们价值投资只是资本市场的一种方式,还有千万种我们所不知的。在我身边很多人不走价投也持续挣了很多钱,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他们,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做好自己,未来拿业绩证明自己就好了。这是我的一点观点,请多指导。
张先生:
我认为,这是一个市场投资环境和投资主体扭曲的问题!我们可以容许市场一派是价值投资,一派是趋势投资!在香港和全球股市都存在!但是,现有的状态是,严重的扭曲,那就是大众把自己的血汗钱,一味的大量的给了非理性的资产管理人掌管的公募基金,通过抱团一路推高净值来募集更多的资金!这是有问题的,谁愿意做最后一批募集的人?难道最后一批募集的人最终亏钱是活该的嘛?他们不懂投资啊!
难道一开始不可以从理性教育投资开始,而是要用惨烈的代价去换取投资的经验吗?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丧尽天良的,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整个中国股市是公募基金说了算,他们开个会,宣布抱团什么行业的股票,发行基金,无限制收割大众的钱...这不是荒唐的事情吗?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我爸给我说关于6124点,那一年06年大牛市最终让很多老百姓亏的很惨很惨,原因他们本身不懂投资,都是公募基金抱团炒作,最终高位公募基金出货的时候没有办法,只能推高自己的重仓股,拉高净值,募集资金来为自己接盘....最终.....惨不忍睹。那时候我就认为,先不说投资水平高低,做人的起码要求要达到,在谈什么投资,收益率!否则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主流机构参与者的悲哀和耻辱。
守先生:
支持老董。做价值投资的本质其实就是因为企业的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