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电台(794-3):董宝珍老师在广州与投资者的互动问答(三)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12-17
董宝珍: 我自入了股市不相信把钱分散开就没风险了,我还有个自入股市就理解不了,为什么小公司就一定能涨?我可是1994年就在股市,2000年前中国就没有人知道谁叫格雷厄姆,在1994年就是炒,炒的过程中,最流行就是买小公司就能涨,我买的第一公司叫马鞍山钢铁,当时跟上海石化是最大的市值,我从来就不相信小就能涨,你涨不涨是决定于你值不值钱是吧? 后来才知道涨不涨是决定于安全边际,当时就朴素的认为涨跌跟大小没关系,到今天我也是涨跌跟大小没关系,这是我的朴素的认知。 第二个就是说中国银行业的总利润和美国银行业的对比,中国的总GDP量是美国的70%左右了,但是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是美国银行业净利润要高一些的,是不是不正常?完全正常。 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的金融资源80%甚至更高是由银行提供的,中国股市给企业输送的资金太少了,债券市场也不发达,80%的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这个数据在美国是多大,1/3左右。 美国的融资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英国也是。美国英国是直接融资的,2/3是在股市和债市进行融资,银行是补充性的,大概是30%的金融资源是由银行提供的,所以你把美国的银行的利润和他的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对应的是咱们的券商,券商你把它的利润加起来,你会发现美国银行加上美国金融企业的盈利远超过中国金融企业的盈利。所以这个比较你要全面,你要考虑它的金融结构。 中国银行业的市值是很大的,曾经一度占到这个市场的四成。现在已经萎缩的很小了,在下降以后它仍旧是市值最大的板块。中国银行业贡献了全市场净利润的近50%,而中国银行业的市值占这个市场不到20%。 在银行业息差对银行业的收入的影响最大,息差就是钱的毛利率就是利润率,息差稍有变化,银行的收入就明显的变化,息差就是贷款利率减存款利率。 我原来接触到一个银监会的官员,他每年负责接待人大代表,他负责向人大代表解释,人大代表就质询他们,人大代表说你们企业拿贷款贵,你们人民银行为什么不能把银行的贷款给我压下来?压下来不是银行就是贷款难就解决了,这位人民银行干部说息差是多少,贷款利率多少是决定于信用体系的。如果这个社会的法制非常严密,谁欠了账以后以很低成本就把账追回来,那么它的息差就可以降低,但是你这个信用体系又决定于法治水平,还有个人的信誉责任感。 这些东西都是客观的,如果我作为人民银行的干部,我不考虑司法水平和信用体系以及追账的成本,人为的在金融体系法律体系追偿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人为的压低息差,人为的压低,银行能破产,所以息差是多少完全决定于客观指标。 官员有时候他引导一下,比如说疫情来了,你还提高息差就不对了,它阶段性压一压,但是从中长期它都是受到客观经济和司法水平、信用水平的节点,客观指标是主要的,根本人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在资本市场上芒格说过一句话,保持理性太难了,为什么保持理性太难了?因为资本市场有很多魔法师,他们把不存在的东西端到你眼前,所谓市值大了,大市值不能涨,其实在经济规律上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市值很大了,你不能说李嘉诚,巴菲特就不如王老五。李嘉诚,巴菲特远比王老五的市值大,但是他们的成长,只决定于他的创造利润的能力会不会在增加,以及利率本身在能不能再增加。那么我问你,今天咱们在广州吃个早点多少钱?差不多10块钱。我问你50年后,广州吃个早点多少钱。应该是超百元,那么这些超百的货币量在哪?是不是在银行? 在银行是不是作为银行主营收入的来源,所以一方面社会的总财富量是增加的,这就是指数投资的理论依据,指数投资是不选股的,他有一个观念就是说社会总是进步的,现在的乞丐比过去的皇帝的生活水平高,因为皇帝还没玩过手机,所以社会总是进步,社会总财富总是增加,这个指数投资我买下指数,那么在社会总财富增加。 第二如果这个社会财富是纸币做标价的话,一定是通胀,一方面总财富增加,一方面作为标价的纸币是通胀的,所以吃个早点的钱就几倍的涨,银行在社会总财富一方面增加,另一方面总要通胀,所以它的业务量(就是钱)就多了,他的业务量是一定增加,这就巴菲特重仓金融和消费的原因。 金融长期增长,一个是社会总财富增长,一个就是社会总财富拿纸币标价一定是越来越不值钱的,一定是越来越毛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业务量一定是增加的,它的净利润增加,然后你说净利润虽然增加了,但是你是这个市场上市值最大的公司,所以你不能涨,这有道理吗? 谁有这个资格谁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人能做到,这是客观的,我讲的是客观的。那些宣布你市值太大了,你不能涨的人,他除了宣布这个观点,他还提供哪个逻辑和论证吗?他愿意提供逻辑和论证,我可以在他的逻辑和论证上跟他辩论了,他们都是魔法师,他们把不存在的东西端出来了,然后标的物长期不涨,再加上他们所谓的影响力大,他们就流行了,流行的不一定正确。 2013年我以一个投资人的身份击败了所有的白酒专家,因为当时所有的白酒专家说:茅台没人喝了,茅台不行了,以后是喝民酒,老百姓喝低端酒。 后来我写文章在《茅台大博弈》中,我把他们驳得,最后他们都没办法跟我说话,后来他们就以嘲笑我的口气,有的人裸奔了,还每天跟我辩论,但是历史证明我以一个业外人士击败业内专家,我为啥击败专家?并不是我比专家更懂白酒,逻辑上我认为业外人士不可能比白酒专家更懂白酒,我只是用常识思考,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人性,是不可能不向往美好。 当时他们说茅台没有人喝了,就相当于说美女再也找不到对象了,因为原来美女都被豪强霸占了,现在反腐把豪强拿下了,所以美女流落街头,没人找了,这是事实吗?所以不是事实,这位所谓市值过大不能涨,打死我也不相信,我从20多岁就不相信,我说20多岁就说越跌越安全,我对价值投资理解不是看书看的,我就一直认为越跌越安全。 你比如说咱们都知道,我每年春节买东西是在大年三十的早晨买,因为商家要过年,我10多岁就这样了,当我妈妈给我钱使我有独立消费能力的时候,我买东西都是大年三十早晨去买,早晨商家要过年降价卖,我就买回来了。 董宝珍: 去年有人说:小盘股负责涨,银行股负责慢,所以是慢牛。这些都是人们在市场面前的一种主观的想法,你要分清主观还是客观。有很多东西它只是人的说法,它不是客观的,不要被它误导。所谓大市值不会涨,就是市值天花板,小市值会涨,这个理论如果作为一个理论得以存在,它必须进行论证。我是疯狂的写手,我写了几千万字,我甚至于有可能写出上亿字,我每一个观点都写好几千字上万字,包括我的出资人说能不能给咱们别这么长,我没法短我得论证,他们都不论证,都是营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