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791):理性是主观化了的客观规律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12-12

点击收听:理性是主观化了的客观规律

先介绍标题,标题很严厉:不贪婪是错误,不贪婪是罪过。为什么用这个观点?因为现在事实上恰恰就是这个事实,所以不这么写就不符合事实,能多贪婪就多贪婪。下面我就开始论证为什么一定会来?我的论证角度已经不从具体的基本面,具体的资金面,具体的政策来论证了。

我论证切入点是哲学,这个老头叫朱熹,朱熹是南宋的大儒,宋明理学的开山思想家,宋朝之后的科举考试的课本全部是依从于朱熹编撰的,朱熹说过一句话:未有天地之前,毕竟天地可以产生的道理,提前存在。

如果在天地产生之前,天地能够产生的道理没有提前存在,天地是依托于什么产生的呢?这就是朱熹的学说的全部内涵,朱熹是宋明理学的第一大儒。

万物有理。任何事物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这个事物可以产生的道理、条件具备了,当道理和条件具备了之后,外部的要素汇聚过来,然后就形成现实的可感知的存在物。

按照朱熹这个逻辑,我把它再翻译成跟大家贴近的话,我们都是追逐涨跌的,涨跌所以发生,难道不是说提前是因为涨跌可以发生的逻辑,先于涨跌客观事实存在吗?假如不是因为涨跌可以发生的道理和逻辑提前已经存在了,那么涨跌是从哪里来的?涨跌就成了无根无依据的石头缝里炸出来的,是偶然的。

所以在引出朱熹的时候,我真正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决定涨跌的道理,提前于涨跌的事实出现,那么涨跌就发生不了。

于是按照这个逻辑,实际上就给我们开辟出一个寻找涨跌的方向、路径,先要找到涨跌的道理是不是具备了?你找现实的涨跌,它的切入点是通过寻找在道理上谁该涨谁该跌,你只有明白了涨跌的道理,并在现实中去寻找哪些公司、哪些股票符合涨跌的道理,因为它们符合涨跌的道理,随后就会产生涨跌。

这就是我把朱熹扛出来的原因,朱熹开辟了一种寻找涨跌的道理。

我再给大家端出一位:黑格尔。黑格尔是德国形而上学大师,马克思是黑格尔的隔代学生,马克思年轻的时候黑格尔可能已经死了,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学会,他是隔代学生,马克思的辩证法完全是复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凡是真实存在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将变成真实的存在。”黑格尔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在这里面大家一定要看黑格尔提到了理性,在这句话里黑格尔强调了理性两个字;而芒格说投资最重要的是理性。理性对于投资者就是财富本身,而在这里凡是真实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将变成真实的存在。

黑格尔的理性实际上是指的规律,凡是合乎规律的都将变成真实的存在。凡是真实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它合乎了规律,规律和理性本质上是一样的,为啥它是两个词呢?它为什么是两个词?因为规律指的是在客观物质世界的主宰。比如说气候变化的规律,它是存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天气客观世界的,它叫规律。

而理性是什么?理性是一个大脑中的想法和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一样的时候,它就是理性的。理性是主观化的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永远不变,气候变化几十亿年都是那么演化的,而人的想法有时候就会违反气候规律,当他违反了气候规律就是不理性的;当他脑子里头主观想法和客观世界的气候变化规律一样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理性的,理性就是主观化的规律,或者说理性就是主观认知跟客观演化的规律是一致的。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是理性的,基于这种想法所预测出来的未来就一定是现实化的,为什么?因为未来是由规律决定的。无论南方和北方,未来的气候还要冷1~2个月,这个变化是由气候规律决定的。对于那些研究气候变化的人,他脑子里的想法,只需要和客观世界气候变化规律合一,他就能准确预测了气候的变化。假如说有一个交易的品种是预测气温变化的,他只要脑子里想法和客观的气候规律一致,他就能准确预测气候交易品种的未来。

所以按照黑格尔说,未来符合理性原则的想法一定会变为现实,符合理性原则,按规律思考问题的人的想法,一定要变成现实,而且一定能变成现实。

这就是从宋朝的朱熹到德国的黑格尔,他们作为人类顶级哲学家所讲的道理,对我们的启示,我们是追求涨跌的,是通过预测涨跌养家糊口的,我们的命运完全决定于对未来预测的准与不准。

那么我们预测的切入点在哪呢?就是找规律,因为未来是规律驱动的,在规律控制下演化,我们只要顺着规律走,我们的判断就是准确的。

人类顶级思想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虽然使用的语言不一样,描述的话语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他们没有见过面,前后差了几千年,而且不在同一国家。

黑格尔说理性的具体表现是,符合理性的都会现实化,那么理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呢?这就是老子的说法。

老子说:“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说这个世界有一个主宰,这个主宰是独立的,独立就是说他从不依赖宇宙间任何事物,同时它又是宇宙间任何事物得以产生的依据,它是万物之母。她是不依赖别人,所以叫独立。

别人的产生是依赖于它,独立的东西产生了,它的演化规则是不改变的,高估以后下跌,这规律使然,所以500年前高估会下跌,5万年后高估也会下跌。

反之低估400年前会上涨,格雷厄姆活的时候低估一定上涨,这是格雷厄姆指出的,但是格雷厄姆死后500年、5000年、5万年一样上涨,为什么?他是不改的,产生万物的规律是独立存在的,而且也不改变,不会改变,不改变的意义为什么是重要的?如果一个股票长期不涨,人性就会说因为它长期不涨,所以它永远不涨了。

这不是朱熹、老子和黑格尔的想法,这是普通人的想法,这种想法赚不到钱,因为它是错的。

主宰它的演化的形式是什么呢?它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4个字——周行不殆。周行,周期性变化,画圈,起伏;不殆,不停止,没有起点,没有终点,不断的画圈。

“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这8个字就把规律的含义,规律的性质讲清了。后8句话是方法论,前8个字是世界观。世界观是说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老子解释一下,马上提出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叫:“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手持,就是用茶杯喝水就是执,执就是拿着古已有之的道,用古已有之的周行不殆的道,以御今之有,应对眼下发生的新现象,有就是感官可感知的,涨啦跌啦,古来就是这么变化的,凭借古来就已经有的,去应对今天的新局面、新事物,这就是老子。

老子这句话的形式化图示是什么呢?老子这句话的形式化就是咱们最熟悉的价值规律图。

世界一切都是这样。

         人生也是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这样的,不可能不是这样的,整体上是向上的,在过程上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