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股市大众化是错误定价和牛熊交替的重要条件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9-08

没有群众性,没有大量非专业人士的介入,就不会出现泡沫,世界上在武器贸易,在技术引进,在战略物资采购领域从来没有发生过泡沫,并不是这些领域容易定价,恰恰相反这些领域极难定价,这些领域没有泡沫的原因是,这些行业中发生的交易行为是在专业人士之间进行的,每次定价买卖双方都是专家参与,其形成的价格总是相对接近价值,一些复杂的交易和定价不会发生泡沫,核心原因就是这类交易专业人士之间进行议价的,这些人员在专业水平上是有议价能力的,参与定价的人数是有限的。
       每一次泡沫都是在市场群众化之后发生的,比如把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搞得倾家荡产的英国南海泡沫,比如更早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比如中国历次大牛市所形成的泡沫,无一不是大量闲散无关人员涌入市场所形成的泡沫。没有大量群众参与,资产定价权没有被群众掌握一般不会发生泡沫,更不会发生恶心泡沫,所有的恶心泡沫都是群众疯狂参与,定价权被疯狂的群众掌握的结果。英国的南海泡沫几乎到了人人参与的程度。牛顿本来是科学家,在市场热烈投机气氛吸引下,牛顿也被疯狂得投机热潮吸引到了资本市场上,连严谨的科学家都耐不住寂寞,放下科学研究,进入股市,英国几乎没有不参与股市的,在人人都参与的情况下,大量没有专业知识和经营的群众的参与降低了市场的估值能力。这里特别想说的是,人多力量大是有适用范围的,比如防洪、栽树、盖房等等。。。。一定是人多力量大,在改造物质世界的体力领域是人的力量的。但在思维,研究学术,估定价格的纯脑力,纯思维的领域,人多力量小,体力劳动总能力是1+1=2的人数的代数和,而判断一个资产值多少钱,参与的人数越多,判断能力越低,因为脑力的劳动能力不服从于1+1=2的代数和的法则,脑力劳动的总劳动力最多是所有参加脑力劳动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平均值。因为参与市场定价的人众,参与人员的个体定价能力越来越低,所以平均值是越来越低的。这就是为什么参与的人越多,出现错误定价和严重错误定价的机会越大的原因。
       出现严重的泡沫和严重的错误定价的时候,一定是大量社会闲杂人员拥入股市的时候,大多数闲杂人员入市是,是否出现错误定价和严重泡沫的条件和标志,又是观察是否市场有错误定价的直观指标和观察窗口。彼得林奇通过鸡尾酒会来判断市场是否有投资机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群众化程度是市场是否处于泡沫中的最直观特征。     看市场的热闹程度,看市场上参与交易的人的数量,规模和情绪是判断市场走势的最好方法,只要社会各行各业,与资本市场无关的人员大量涌入,那么市场就会必然产生泡沫,反之市场处于机会中。
       1996年,我在一家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从事相关服务工作。那是一个大牛市,当时牛到投资人天天不回家吃饭,因为天天赚钱,投资人天天喝酒庆贺。我所在地区当地一个国有企业的生产因为牛市受到严重影响,该企业的工人,干部以及后勤人员交易时间都在股市,某些车间在交易时间空空如也。该企业管理人员不得已从若干家摄影摄像公司聘请大量的摄影师在营业部摄像。如果一旦发现开市期间,工作人员出现在录像中,立即罚款,下岗。但即使通过这种手段都没办法抑制住该单位职工参与股票交易。这个事件发生不久,那轮大牛市崩塌了。
       在2007年的那场大牛市中,我自己曾经因为某种业务上的事情,到证券营业部办理事情,证券营业部人山人海,营业部内温度估计有50多度,然而在这种拥挤状态下,我突然发现有2位孕妇也在拥挤的人群中。她们看到别人赚钱,冒着巨大风险也到营业部来,不久泡沫崩裂了。
       市场的群众性大量参与是错误定价的一个条件,每一次牛市的暴涨,一定是与大众疯狂涌入导致的,其实每一次暴跌也是大众导致的,他没有估值能力,其实本来已经低于价值了,但作为大众,没有专业能力,习惯性割肉,传染性割肉。所以,群众大量参与既是泡沫的根源,也是熊市过度超跌的根源,因为群众没有专业能力,容易发生非理性行为和互相之间在错误状态中相互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