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银行股会不会是戴维斯单杀(2010年4月6日)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5-27

此文是4月初我在凌通价值论坛发的一个讨论帖,这个帖的核心目的是要讨论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银行股从单一的角度看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是单一的价格低,估值水平低本身是不能构成投资机会的,所以在4月初的时候我有一种思考:低估值背后会不会有基本面的问题,或者不确定、不明朗的,会形成戴维斯单杀效应。当时的讨论也非常热烈,现在在一个多月后的时间窗下银行股的估值水平更低了,从静态的角度银行股的价值度明显的提升,可是当前低估值下面,以及更低估值下面,背后的基本面会不会有问题?这个话题的讨论对于当前来说银行股的投资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
       实际上现在银行股如果基本面没有问题,是大家想像出来的问题,或者有一些问题也不很严重,那么目前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与机会恐怕是最明显的,这种投资机会是真实的还是表象性主要还是搞清本身基本面的问题,这也是我发布这篇在凌通价值论坛讨论帖的原因。事实上,我主观上还是比较认同银行股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问题,哪怕它背后确有一些问题,在特殊的国情之下,在社会经济需要稳定的前提之下,银行不太可能发生严重,在几倍市盈率的估值水平下还有风险的情况。但是银行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银行有周期性,有社会宏观经济关联度非常紧密的特征。所以,需要对银行股基本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原文:
       网友在凌通论坛发贴指出,目前买入银行股没有安全边际,并给出了相应的理由。面对这六条理由,我产生如下想法,这六条理由,促进我对银行股的投资产生了较为中性的看法。
       银行股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低市盈率,同时也在于银行股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核心基础地位,有一个比较确定的事实是,当银行的业绩大幅下滑,乃至银行发生严重的经营困难的时候,一定是社会实体经济整体陷入了危机。这一点是银行的经营特征决定的,银行毕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国、美国、世界各地均是如此,每一次银行困境均是实体经济出现了危机,由于中国的银行股占A股乃至于香港股市的半壁江山,所以当银行股出现整体危机的时候,中国股市、中国香港股市必定发生巨幅震动危机。所以真实的银行陷入危机,则必然的会同时发生实体经济危机、资本市场危机,这是绝对确定的。在实体经济危机、资本市场危机的时候,我们甚至也必然能得出结论,社会危机也有可能出现。此前,我认为那种危机,由于代价太大,不太可以发生,恐怕他具有了发生的潜在迹象,但是由于结果太惨烈,后果太严重,行业的经营者,甚至于社会经济的管理者都会给予有效地化解,最次也会能够通过综合手段避免危机的全面发生。所以我是有这样一个主观判断,但是今天我却认为的,我所认为的由于银行危机的代价和后果过于严重,所以银行不会发危机的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银行真的危机了,社会全面的困难出现了,虽然这种可能性概率较小,但是不能排除。也就是说,现在投资银行股其实有一个不确定的问题,他没有完全确定性的基础依据。银行股的低PE是以银行股经营中包含着较大的阶段性潜在困难和危机的情况下形成的。假如你认为中国银行业不会实质地发生这种危机,那么现在投资银行确实是很好的机会,如果最终银行业没有发生危机,最终走向了成长,现在的投资人会获利的。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银行业会不会消灭危机,走向成长现在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又直观关系到投资银行的成与败。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银行确实有点赌,从严格的投资者追求绝对的确定的角度,从价值投资核心理念是安全边际的角度,确实是单一的看这个低PE,单一的相信社会危机不会发生还真的有点赌。
       银行业有可能摆脱潜在危机进入成长,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个类似于戴维斯双杀的效果。所谓戴维斯双杀就是行业进入高峰期后,高市盈率,同时因为已经迎来高峰,所以将来必然迎来低朝期。银行业的现状是估值水平已经回到了低市盈率状态,但是经营环节,有可能出现高潮入低潮的状态,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银行业就形成了半个戴维斯双杀的状态。反过来来讲,银行业也可能摆脱潜在的危机,迎来新的发展,使现在成为良好的投资买入机会。现在是一个十字路口,左右都有可能。
       投资未来的成长都面临着不确定性,这个时候银行的确定与不确定哪个更大呢?投资茅台、腾讯控股这些成长股,其实最终在成长结果出来之前,也不是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但是那些公司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确定性。而此时的银行业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比关系至少我感觉好像有点势均力敌,此种情况下是赌银行业会好呢,还是在确定性不特别强烈,把握性不特别大的情况下看看在说呢?
       银行业的低市盈率只是一个现象,只能是投资选择的一个部分依据,不能构成全面依据,毕竟它的产业基本面经营客观上存在两种可能。一个就是继续前进,乘风迫浪。另一种就是迎来了高潮向低潮的转移,虽然这种高潮向低潮的转移是一种相对概率不大的情况,是一种以全社会危机和倒退同时发生,但是谁也不好打保票,甚至很多情况下也不好说它不发生的可能性大于70%。
       所以此时来讲,对银行业的深入推敲还是很必要的,也许我对银行业的基本面还没有完全吃透,所以有点拿不准,如果谁对银行业有深入的理解,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和判断,以便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