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从明朝末年的形势看管理层的价值(1)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4-19
在明朝末年中国有三股势力,明朝皇帝,李自成的起义军,还有关外的满族势力,最终是由关外的势力一统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分析为什么当时满族军队就十万人,很快就统一了全中国。各种分析都有道理,我个人也看了一下当时的历史资料,最终我认为主要是带头人,主要就是三股力量的领导人的能力,境界,胸怀,差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明朝的皇帝在那个时候基本上是集腐败之大成,否则也不可能有李自成那么多的起义军。对明朝皇帝德才最经典的一个评论是由明朝武将祖大寿说的一话,祖大寿二度被清朝俘虏,第一次是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不得不投降,这次投降实际是诈降,他排脱困境后很快就逃回了明朝。又继续做了十多年的抗清工作,第二次被俘是十多年之后,与洪承畴一起被俘虏的。被俘后,清朝统率皇太子热情地邀请他继续投降,当时皇太极对祖大寿说道:“虽说兵不厌诈,但是你十年前投降我,然后又回到明朝,本来你在我名下已经失去了信誉。十年后我再次俘虏你,我还是诚心地邀请你投降,我不计前嫌,你愿意投降我还是会优待你的。你就不要硬冲好汉了,还是投降了吧。”祖大寿听了这么一段话,思考片刻于是决定投降。身边的洪承畴非常愤怒地骂道:“你这个背叛国家,没有骨气的家伙”挨了骂后,洪承畴说了一些心里话。他说:“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在辽东打了十多年的杖,抗清抗了一辈子,我们终究是皇帝不做主,我的老师袁崇焕才能过人,结果被皇帝处死。我们这些人又怎么能改国家的命运呢,皇帝不做主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