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泡沫的推手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1-07

一个市场和一个行业会出现泡沫?其依据和原因往往极其复杂。复杂的原因里,凌通认为,可能政策因素是泡沫出现的重要原因。我们在这里首先要肯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推出的任何政策都是以实现平稳,避免泡沫为目的。但非常遗憾的是,事实是政策的效果与其初衷往往相反。政策的本意是遏制泡沫,遏制非理性波动,但政策效果常常会推动泡沫和非理性波动。
       经济危机以来,没有一个行业比房地产发展更迅猛。从原理来讲,房地产在金融危机中最受冲击和打击的行业,因为经济危机前,房地产无论是价格水平本身,还是因为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和收入水平的下滑,使得房地产不可避免的成为重灾区。然而,中国房地产却恰恰相反。只是在一波小幅下探之后,以凌厉之势创出历史新高,尤其是大中城市。究其原因,不得不说是政策起了一定的作用。经济危机发生之后,房地产同步回落,在回落到一定幅度之后,房地产如果进一步不下跌,就有可能重燃美国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原理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效的,持续的房地产下跌就会必然导致拒绝还贷,拒绝还贷必然导致银行坏账,导致金融波动,然后影响资本市场,影响各行各业。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遏制价格过快下跌的政策,毫无疑问,这些政策是必要的,是为了防止更大的危机发生。为了整体经济,中国房地产不能快速下跌,否则结果不言而喻。这就政策维护支持房地产的原因,这些政策一方面遏制了房地产价格下跌,但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副作用一样,那就是,政策的本意是让房地产缓跌,但效果是房地产在政策的支持下止跌后疯狂上涨,这是政策所始料未及的。如果当时没有这么支持房地产,今年的大中城市的房产价格暴涨会不会发生?常识来讲,去年没有这些政策,今年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泡沫,这意味着,今年房地产的泡沫缘于去年的政策支持。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从更广义角度看,一些主要的泡沫总是与政策有关联,政策本意不是要制造泡沫,政策要维持经济繁荣,维持全局的健康发展,但这些政策必然包含负面作用,那就是促成了泡沫。
       泡沫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往往是政策所引起的。以次贷危机为例,其爆发原因很多。但低利率政策和后面的突然的高利率恐怕是主要原因。政府在干预经济的时候,人为破坏了产业经济和金融资本固有的兴衰交替的自然调整和自然波动。由于政策破坏了其自然的调节,也就为泡沫产生提供了关键的诱发因素。只要资本市场或产业经济通过自身调整能够沿着兴衰交替的自然节奏展开,那么这个行业反而会非常健康。但为了避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产业衰退,维护住大家所渴望的繁荣,于是,政府发布了这些政策。一方面的确也实现了遏制回落的目的,但另一方面必然地造成一些行业和金融市场的泡沫。以中国房地产为例,其情况就是这样的。如果08年继续进一步调整,实际上是房地产行业内在自然的健康调整。但是由于这种调整会引起其他问题,为了避免引起其他问题,所以只能中断其自然调整,当政策干预后,于是其他行业也没有受房地产行业拖累,危机被控制住了,人们在一种不承担房地产危机的状态中各得其所,然而同时埋下了新泡沫的潜在依据,在全球房地产低迷的时候,中国房地产却创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新高,这是进一步泡沫化的表现,其根源来自于政策阻断了房地产自然的调整。
       以良好目的为出发点的政策会引发泡沫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目前A股市场也是这样。当30倍市盈率普遍出现时,常识性讲,没有投资价值,没有基于价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调整是自然的,是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但是,进一步调整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迎来了相应利多政策,这些政策毫无意义是以促进资本市场,来更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共同发展,就其本意是为了避免股市调整引起社会经济波动,然而政策干预股市的副作用会必然的将政策的效果转化成泡沫化的推手。在高估值状态不能完成自然调整,其结果只能是泡沫化后的更高位大幅调整!
       以上是凌通的一些猜测性的,业余的,不专业的对政策与泡沫关系的思考。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