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赎回基金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6-26
6月25日应CCTV《对话》节目组邀请前往梅地亚酒店,参加26日开始录制《基金赎还是不赎》的节目沟通会,节目组告诉大家节目共分三个部分,一、就赎与不赎谈自己的看法;二、对基金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三、给基金公司提出完善的意见,到会人士发言踊跃,大家谈的很多,因此很乱,为了更好地发表观点,回来后我连夜准备发言一篇,以下是发言稿内容: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制作一期《赎还是不赎》的节目,为什么不制作一期《买还是不买》的节目?什么样的事实和理由能表明目前在基金大幅暴跌后赎回是万分迫切的和有利于持有人的。如果仅仅是因为大幅下跌和净值减少,所以赎回,违反了最简单道理。当一个东西大幅贬值时卖出,对卖家绝无好处,在价格大跌后卖出商品对卖家是绝对损失。回避在大跌后卖出,是几千年来人类商业活动的永恒的基本常识。古今如果你手上拿着一个冰棍,此时气温又是30度,如果确实没有更好价格的情况下,你只好卖了了事。但基金也好,股票也好,它们大部门不是冰棍,它们不怕放不怕捂,它们没有储存成本,拿在手里等待更好机会,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为什么我们的基金在3000点下看空和6000点上看多的声音一样多,而在6000点上看跌和3000点看多则少之又少,几乎没有。难道资产的价格跌了55%之后,它的风险反而增加了吗?
为什么我们的基金公司要那么多博士,博士真的是基金公司成败的关键要素吗?博士被拐卖虽然是个别情况,但也反映出博士缺少生活经验,实际上,投资成功与人生阅历,生活经验的多少直接相关。如果知识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博士们将包揽世界富豪榜,但中国和外国的富豪中,很少有博士学历的。因此,建议为了提高基金公司的竞争力,基金公司要减少博士比例,增加有产业经营经验的人员比例,、增加学历不高,但生活经历丰富,有丰富投资经验人员的比例。建议在基金公司决策委员会中,至少增加一名在证券部门口看自行车的大妈,成为决策委员成员,建议基金公司不招收35岁以下的人进入公司,或者35岁以下的人,不可以担任高级职务。
美国有10000多家基金,而中国还不到1000家基金,美国人口只是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按人均计算,中国人均基金家数不及美国的40分之一,我和我的同伴并联合证券部门口卖报纸的王老五,准备一起成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与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展开公平竞争。公司的名称已经起好,叫“草莽基金管理公司”,但事实是我们的“草莽基金管理公司”不能被批准,如果在不被批准情况下,做与公募基金一样的工作,我们将被做为非法集资,被当成犯罪来处理。显然基金业有极高的不应该有的壁垒。为基金行业设立如此高的进入壁垒,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何在?这种壁垒是有利于基金公司的能力提高呢?还是不利于基金公司的能力提高,是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是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国外成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和开家杂货店,一样容易,美国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一边教学一边和自己的两个同事合作成立基金公司,目前这家基金公司管理十几亿美元资产,在国内如果能把基金业的进入门槛降低,会促进中国资产业的水平提高,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以上是我的一些简单思路,由于我平时对基金关注不多,因此思路较少,如果您对基金有什么思想,请留言告诉我,这一方面可丰富我的思路,另一方面我也会将结果反馈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