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平安股东大会上的投资者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3-11

只买一只股票的投资者

当大家在等待计票的时候,平安金融学院的校园里,走过了一列整齐的队伍,队伍中人们精神振奋,昂首向前,整齐有序。这列主要由女士组成的队伍,没有交头接耳,没有散乱,这列队伍比军队的队伍有生气,有活力。比学生的队伍整齐严谨。我当时感觉这是我离开学校后看到了最齐整的队伍,而这一切是对平安今后成长最根本的理由和依据。

这时,突然有人拍了我一下,对我说“看见了吧,就是她们天天给我们挣钱,而且他们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大,素质一天比一天高。”“就这么简单,企业没什么问题”。我问“你持有平安多久了”他答“一年不到”。我说“你的成本很低了”,他说“也不低40、50、60、70、80、90、100我都一路在买,成本和现在市价差不多。”我问“为什么在高位没卖出?”,他反问“为什么要卖”。我答“好像有些过度高估了”,他说“是吗?不清楚这些细节,一年能给我15%-20%的回报,长期来看平安是能做到的,我离平安很近,没事就来看看,一直没发现令我不放心的情况,所以不卖。”我问“现在股价下跌了,你有什么感受”,他答“什么感受,没感觉,保险公司永远不能破产,你知道吗?我买平安主要理由是看上了保险公司不能破产这一条,不发展,不赢利,股价下跌都不算什么,关键是保险公司不能破产。这就是平安的价值”。接下来的交流令我更惊讶,我问你除了持有平安还持有什么股票。他答“没有了,我只有一只股票,一直满仓平安”我奇怪地问“只持一只有风险呀?”他反问道“有什么风险,企业不能破产,我有什么风险。”我们之间的交流结束后,我陷入了深思,因为平安不能破产,所以重仓单一持有,并认为单一持股不比分散投资风险大,而且对于人们认为的重大事情根本不当回事,这是一种什么投资风格啊?这种风险几乎颠覆了所有投资理论,他真是一个有个性投资家啊!

比精算师还了解保险业的投资人

在会议现场愤怒、指责以及互相争论是主流,如果有一个人座在前排,旁若无人,一幅事不关已冷眼旁观的样子,你一定会很好奇。事实上会议现场就有一个这样的投资人,“什么增发用途不明”,“什么市场下跌是平安之过”,“什么增发有利于公司”该投资人一概不闻不问。在下午计票休会时,他发表了令我本人也大为吃惊的观点。他认为:股市走牛与平安的长期价值没有关系,保险公司的价值,从整体上根本决定以下几点:

1、长期保费的收入,如果一个保险公司的保费大量的是短期保费,公司不会有发展,只有长期保费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础。

2、保险公司的价值也来源于续保率,如果续保率高于80%则表明公司的经营是优良的,客户关系是良好的,同时确保了资金稳定流入。

3、保险公司的价值决定于长期投资回报率,只要每年投资回报率超过5%,若干年后随着保费规模的扩大,公司的赢利越往后增速越快。

保险公司只要满足以上条件,越往后越值钱,一年,两年的牛熊市根本与公司价值无关。这位投资人的观点,先是令所有股东沉默不语,后是引来一位女投资人主动上前索要联系方式和QQ号。我对这位投资人印象深刻原因是他的观点也基本上推翻了我主张的市场发生波动会影响平安的中期经营,从而影响公司价值,我不由的陷入思考。

当会议进入尾声时,该投资人主动去寻找平安公司精算师交流,就某问题展开讨论,事后他告诉我,他是上海一位工程师,是请假来参会,目的是想和平安精算师交流一些保险经营方面的问题。我一直主张投资要抓大放小,投资人只管宏观和方向,别管细节,因此我不很了解自己投资公司的细节,而这位投资人是即抓大又不放小,宏观、微观一样精通。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如数家珍。并且可以与精算师在业务上互动交流,这令人深感不如。后来我给他拍了张照片,他却警告我“千万别发,我是偷偷来参会的,领导看见我,日子就不好过了。”因此大家看不到他的风采了!

为平安不跌担心的投资人

会议进行到下午5:00之后,结果渐趋明朗,大家关心的重点已经提前变成了次日平安走势。次日平安如何开盘,不由地成了所有在场股东的共同话题。和网络上的看法一致,大部分股东认为次日平安走势非常困难。因此对平安下跌的担心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在我旁边的两位投资人尤其表现严峻,他们不时窃窃私语,神情似胸有成竹,又有不安之色。二人的谈话的神态即自信又焦虑。不久二人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明天真担心平安不跌,难啊,极有可能不在下跌了,有时候下跌比上涨更难,更稀缺,更宝贵。如果平安不在下跌对我们情况就麻烦了。”他们是想加仓买平安的老股东,他们由于知道了92%的赞成率于是开始担心平安不跌,他们是从外地开车来开会的职业投资人。

      以上三位参会股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现在把他们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