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额增发金融股的安全边际是否已出现?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2-22
1月18号平安计划增发,于是立竿见影,股价很快下跌30%,2月20日浦发银行增发,当日股价跌停,到21日上午,股价还处于下跌中。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增发为什么会引发下跌,增发所引发的下跌是因为增发行为伤害了公司价值呢?还是因为增发引起了人们的某种心理变化?如果增发并不是必然的伤害公司价值,只是由于特殊的A股市场和现实环境使得人们的心理不太习惯面对增发,从而引起股价下跌,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安全边际。
中国股市在历史上曾经相当长时候存在恶性圈钱的情况,也存在着大量的融资被低效率应用,甚至不诚实应用的现象。而中国市场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使得很多上市公司恶意增发,掠夺投资人,于是中国投资者由于受过这种伤害,所以就形成了惧怕增发,厌恶增发,一遇增发就用脚投票。虽然恶意增发现象现在仍旧有,但是市场上绝对不是所有的增发都是恶意的,更不是所有的增发都是不利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
事实上,资本市场上的增发机制其实是促进优质公司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为投资人投资优质公司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机会。想象一下,一个有强势经营管理的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好的投资项目和收购对象,通过向市场再融资,投入到这些好项目中去。这肯定不是一个有害于公司价值的事情,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它一定有利于公司价值,客观讲它是一个中性的行为。
增发不必定对公司有好处,同时增发也不一定对公司有害处。但现在的市场背景是,只要哪家公司宣布增发,并且增发的资金规模大一些,市场就立即认为这是一种恶意的损害投资人的行为,于是股价就立即下跌,我们可以说在增发计划发布时,没有任何人可以确知这个增发真的能给公司带来价值和利益,但是股价立竿见影的下跌,表明市场在增发计划发布时一致认为这种计划是有害于公司投资者利益的。这种看法和情况对吗?客观吗?也许这不是个很难的问题。
凌通认为逢增发必跌停的现象中必然有错杀的,这些错杀的就是安全边际。如何寻找这些错杀的,这需要对公司的融资目的以及增发的投资对象,投资对象的风险度进行理智的、冷静的客观分析,某些有强势管理能力的公司和管理能力很弱的公司,同样是增发,前者更有利于促进公司价值,凌通认为:
一、要看公司的管理能力、驾驭能力和诚信度;
二、要看公司的投资目标是不是有前途。
三、看公司对这个投资选择是不是实事求是的,是不是,与公司有协调互补作用的。
综合以上三条,大体能判断出这次增发是否有利于公司的价值。从而也就能知道是否错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