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洋河考察随感(一)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3-12-13
2013年12月,我应洋河公司的邀请前往洋河调研,同去的还有中粮的舒国华先生。在路上我们聊了很多,他的观点也令我非常开拓视野。舒国华先生提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白酒经历了三轮大的危机,89年一次,98年一次,再加上这一次,每一次危机的诱因是不同的,然而这些危机的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在购买力提升和消费行为比较积极的背景下,白酒厂价升量增,一方面提价,一方面产量的提高。随着兴盛延续一段时间,必定因某种因素的诱发出现了消费者消费能力降低,消费行为保守,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厂迎来了价跌量缩的一个时代,这种定期的兴盛与衰退是同一规律在不同时空和条件下的不断重演,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历次大调整来临的时候,茅台五粮液可供选择的应对工具就一条,降价抢市场。今天白酒不断向社会上增大供给,其实并不是针对本轮调整所新推出的,这个做法加大供给压低价格,目的是抢占市场扩大份额以应对需求不足。在89年98年的危机中,茅台五粮液都是这么应对的,这是一个客观形势所导致的必要行为。企业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更好的方法,也不是说这一轮调整是新发明新政策,不是的。白酒危机来临的时候,龙头企业只有压低价格,谁先压价谁先抢份额,谁先脱困。
听了舒国华先生对白酒历史规律的阐述,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在行业兴盛的时候鸡犬升天,龙头企业带动全行业高速成长,但到行业衰退的时候,真正有战略回旋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衰退期向下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让自己吃得饱,不经历严重的衰退,而二三线将会实实在在承受最真实的衰退。每一轮调整都是龙头企业借势摆脱二三线,在大调整过程中龙头企业降低的是成长速度,而二三线提升的是长期未来。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凌通价值网(www.ltjztz.com),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凌通价值网,报纸等非网络传媒必须经过凌通价值网同意后方能转载。讨论此话题请登陆凌通价值论坛(www.ltjztz.com/bbs)发起讨论。凌通价值网联系电话:4006-48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