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白酒已经见底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3-09-25

白酒经历的塑化剂,经济回落,限三公,无论是实体经营层面,还是资本市场层面,到处是恐惧和悲观,有观点认为白酒甚至会陷入持续时间长达10年以上的大衰退。毫无疑问无论是在产业层面还是资本市场层面白酒都有说不尽的话题,事实上白酒已经见底了。 

白酒不会出现V型反转,但已经进入L底。

原因在于导致本轮调整的两大核心因素,宏观经济的衰退和反腐败均不可能出现快速的V型变化,并且反腐败的持续强化,是人民和社会利益的需要,其必须越来越强化,绝没有放松的理由,腐败需求必须绝迹,没有反弹的道理。同时,决定白酒需求的宏观经济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大的变化,因此,白酒的需求必然不会突然反转,行业也不会突然回暖。因此不会发生V型反转。

   白酒不存在长期持续的需求萎缩。

   白酒不会长期陷入深不见底的持续衰退。因为,白酒是一个历史悠久、需求规模最巨大的消费品,我想引用一个房地产使用的名词“刚需”,白酒领域也有刚需,在任何历史阶段、包括三年自然灾害那样极其艰难的生活环境中,白酒的需求仍旧存在。对此我用两个“五千”来说明,第一个“五千”是酒的需求已经有五千年了,在私有制阶级以及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就掌握了酿酒技术开始饮酒,目前酒的需求历史不少于五千年。第二个“五千”是2012年中国白酒的总市场规模接近五千亿元。从而使得白酒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单一饮料市场,可乐、凉茶、果汁、乳业各自在中国的最大需求量都不超过500亿,而白酒在中国单一市场就高达五千亿的市场规模,如此巨大的销售额说明,白酒本身是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的消费品,否则你无法解释从哪里来如此巨大的需求。

 “不管反腐还是不反腐,白酒的消费人群都不会消失,婚丧嫁娶朋友聚会都需要,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增加、城市化趋势以及老龄化趋势(中老年人其实是喝白酒尤其是优质白酒的主力),白酒的消费群体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不会减少;”(摘自凌通价值论坛http://www.ltjztz.com/bbs/forum. ... &extra=page=2,作者:水龙头)

   三公消费全面退出是一次性非经常性损益。

   三公消费全面退出是一次性非经常性损益,不是长期持续影响因素,这是常识。我们需要重点求证的是,到底目前三公和不健康需求退出没退出?该问题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发布统计数据,因此需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我认为从“两组时间”和“多种状态”上看,三公消费已经完成了退出,先说“两组时间”它们分别是:产业自身的调整时间和三公消费退出的起始时间。

   白酒行业自身的调整已经历时2年。

   本轮危机和调整始于2011年白酒价格暴涨,在茅台零售价突破2000元的过程中,其它白酒的价格均有20%-50%的上涨,价格的暴涨已经导致终端销售量明显低于2010年,本人于2011年在超市与售货员有这样一段对话:

   售货员:“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差了很多!”

   我问:“为什么?”

   售货员:“酒价太高!”

   当时在终端需求衰退的同时由于价格上涨猛烈,经销商还在囤货,因为价格的上涨大幅弥补销量的下跌,经销商虽然知道销量已经开始下跌,但进一步囤货,酒厂此时还没有感觉到终端需求萎缩。进入2012年,终端进一步萎缩,与此同时经销商的囤积进一步增加,于是不能持续,终端价格开始下跌,一些品牌开始出现了销售困难,最先反映出问题的是高端酒排名老三的国窖1573,在2012年春天出现了经销商销售困难,厂家延缓发货。进入2012年中秋,五粮液开始出现大幅价格下跌,十八大之后全面的反腐整体性的对高端白酒的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从行业自身发展的节奏看,2011年是危机隐性化和孕育的一年,它使得渠道库存暴增,2012年是行业问题显态化的阶段,这一年问题暴发并开始清库存运动,进入2013年出现了价格持续下跌推动的渠道狂抛库存,与持续大力度的反腐败对不健康需求的挤压,和经济减速导致需求状态性萎缩同步发作。于是,2013年的春天是白酒行业问题全面暴露的时间段,可以说到2013年白酒行业的调整已经历时2年,行业已经没有隐而不发的问题了,几乎所有问题都显现。

   限制三公消费已经历时一年。

   强有力的全国性的大力度的限三公消费反腐败启动已经有1年,历时一年后,如果白酒中不健康问题尚未被涉及,尚未被清除,那不是说过去十多个月的限三公政策和反腐败工作没有实际成效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直接由财政买单的三公消费,相信在12年末已经瞬间消失了,另一部分并非财政直接报销,而是以间接的各种方式花用公款,这一部分需求在全国舆论媒体和行政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已经趋于消失,未消失的也是少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目前已经出现的高档餐饮业大衰退来确认这一点。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叫泛三公消费,这一类情况不好说是腐败还是正常工作,但严厉的政策下此类需求也消失。

   我们从逻辑上思考,白酒行业自身的调整已经历时2年,史无前例的限制三公消费已经历时一年,在这种情况下,白酒中存在的问题是已经全部暴露,还是没有全部暴露?行业的调整是处于开始,还是处于中后期?当然,我并不认为白酒会快速进入新的兴盛期,但白酒已经完成了探底,已经成功着陆,目前正在底部解决自己的问题!

   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反映非正常需求已经退出。

   2013年中报,白酒收入和利润进一步下降,大部分企业成长速度大幅下降(白酒的问题只要是成长速度下降,行业平均看没有负增长)。同时高中低端白酒价格大幅下降,进入2013年旺季所出现的高端不涨价,低端不放量。这些不利的局面和情况,人们认为一系列问题预示着一轮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的衰退,还将进一步持续乃至恶化,白酒见底遥遥无期;但实际上是行业内所有问题显现和爆发的表现,这种情况反映行业问题要么正在解决,要么已经解决。以茅台为例,2012年到2013年春天,发生了如下几件事情:

   第一、始于2012年初的清库存运动,清库存于2013年春天彻底结束,2013年4月份的茅台价格逆市上涨,正是清库存完成的标志。

   第二,始于2012年底的反腐败加大,到2013年中报对经营的影响,大部分已经体现在中报中,中报数据超预期的不佳是对反腐败限三公导致的三公需求消失的体现和反映。在三公需求中可能存在着两部分:一部分是袁仁国先生说的占比8%直供(此8%不一定都是普通茅台);另一部分是从经销商手里买的三公需求。前者已经确定无疑的不包含在茅台的财报中了,而后者也有相当的部分退出了市场。2013年中秋出现的与往年完全不同的态势,正是茅台需求全面去非正常化之后的新的状态。

   市场犯了用老眼光看新问题的错误。

   我特别要说一下我们看到了一系列事实,分别是茅台的中报超预期的差,茅台的终端零售价大幅下跌1000元,茅台的零售价在传统旺季没有发生持续多年的价格上涨,以及其它白酒的业绩下滑和经营问题,这些现象令投资人包括酒类从业人员都备感悲观,因为这些现象直接让人觉得整个白酒行来的问题似乎是越来越重了,但是我要讲的是这恰恰是危机终结的表现,这恰恰是白酒问题全面爆发的直观反应,不是一次更严重更不可预测的复杂的长期衰退的信号和开始。如果说在中国白酒中的确存在着三公需求,那么,一场声势浩大的反三公和反腐败运动必然会因为对不正常需求的清理,所引发一系列结果,我们今天看到的问题包括零售价下跌,包括逢节不涨,包括财务数据中增长率下跌,恰恰是非正常需求清理掉的必然反应,没有这些反应就不能说不正常需求清理掉了,白酒需求中包含着不健康需求,因此我们要去掉这种不健康需求,当其被去掉的时候,必然发生一些与过往不同的情况和状态,这是非常正常的。

但市场把健康化了的白酒和茅台新供需关系和新价格运行态势,用老规律审视,人们认为茅台过去十几年中秋必涨价,今天中秋节也涨不了价,所以说明茅台出大问题了。事实是茅台完成了和过往不正常需求的告别,它终结了一个不正常的特殊需求,从而也终结了过去的季节性价格变化规律,令人感到恐惧的与过往不同,恰恰是茅台全面健康化的核心标志。

   我们长期把不正常视为正常,当正常来临的时候,我们用不正常的老黄历来看待这个正常的刚刚出现的状态,于是惊呼茅台和白酒行业将会面临始无前例的衰退,请注意我们视为正常的逢节必涨,我们视为正常的逢节必断货,甚至我们视为正常的茅台长期持续的以百分五十以上的业绩增长,这些整体上都是不正常的,在某种程度上尤其以逢节必涨,逢节必断货本身就是在三公消费猖獗时代的不正常现象,只是这种不正常现象长期存在使我们习惯了,我们认为茅台这样才是正常的,否则就说明他需求严重衰退,经营陷入长期困境,这是用老眼光对新事物观察后得出的不正确认知。现在的新形势价格下跌之后,民间需求兴起,逢中秋节供需稳定平衡,但没有发生严重断货和价格大幅上涨,这是茅台回归民间化,实现了大众消费的新特征,是茅台实现了大众消费时代以及茅台成为大众消费品之后的最正常的表现,你看到哪一个大众消费品他逢节必涨价,逢节必断货呢?啤酒,乳业,食品饮料哪个不是这样呢,我们真正的问题发生在,不能够从过去不正常状态上摆脱出来,真正的错误是投资人的观念,当茅台的三公需求全部退出后其进入民间化之后所形成的价格走势特征,供需特征以及需求的季节性波动都将发生整体的变化,这种变化现在已经出现了,我们必须视这种新的变化视常态,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时代的敏锐感,窥一斑而知全豹,视一叶而知秋,洞察这种变化,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我们对新事物的解读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在新事物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正确理解它的含义。

   我们要知道真正的理性投资者是察于未萌的,是提前前瞻的,是有一种动察先机的能力,可事实是由于巨大的恐惧和长期的惯性,使得资本市场大部分投资人和研究者都失去了前瞻的能力,不能预测潜在的新的变化,甚至在潜在的新的变化出现的情况下仍旧不能解读其中真正的含义,这是我特别想要表达的。

   白酒已经见底,只是人们身在底部不知底。三公消费退出后,在价格降到一定水平,长期存在的巨大民间需求将形成强有力的、坚实的支撑,白酒已经运行在一个较长时间的横向盘整中,目前白酒已经进入了L底的横象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完全排除齐涨共跌的鸡犬升天式成长,但强势企业通过挤占、兼并弱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的逆势成长,这个时间段的成长属于少数强势企业,在少数强势企业挤压式成长的同时促进了行业整合和行业健康!


我开通了微信,还不特别会玩,希望大家关注,微信号:dbz086。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凌通价值网(www.ltjztz.com),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凌通价值网,报纸等非网络传媒必须经过凌通价值网同意后方能转载。讨论此话题请登陆凌通价值论坛(www.ltjztz.com/bbs)发起讨论。凌通价值网联系QQ:52376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