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价值投资需要奇正结合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9-06-16

价值投资阵营里巴菲特固守着传统的模式,并且长期固守不变化,但是林奇的模式比巴菲特明显多一些,据说他一生交易的股票有一千多只。换句话说,他把美国十分之一的股票都买了一遍,林奇投资的股票多,而且的投资模式也比巴菲特多,这是二者的不同。

 

在学习价值投资的时候,可以效仿巴菲特这种固守简单,固守传统的做法,但另一方面在巴菲特之外也存在着其他行之有效的价值投资模式,凌通理解确实在价值投资领域,存在着多种模式。把这些模式分为正招和奇招,正招就是最一般、最传统的价值投资方式,并且放上三万年这种方式也不过时,它们是永恒的方法,永恒的手段。除此之外也有奇招,林奇,罗杰斯比较善于应用奇招。


价值投资正招我们觉得主要是两种,一个是短期的安全边际投资,再一个就是成长投资机会,前者代表人物是格雷厄姆,后者代表人物是费雪,巴菲特是两种模式的成功使用者,这三位是价值投资传统的正招代表人物,这种正招有的时候市场高估没有安全边际,整体就没有值得你买入的股票,虽然好公司很多,但是价值高得离谱,这个时候正招就无法展开了。巴菲特在正招无法展开的时候,他不参与,你们贪婪的时候我恐惧,我不参与,市场没有机会我旁边,近观其变,以逸待劳,这种做法也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些奇招多元方法,比如说,彼得林奇,在奇招领域他提出的困境转折型企业,凌通对这种模式称之为复苏型成长。


有的公司本身内在质地也还很好,但是由于某些天灾人祸,或者突然的意外,使他陷入了困境,这种困境只是阶段性的,足够多的证据证明他就能够复兴,林奇就喜欢这种困境转折模式,这种困境转折模式相对于安全边际和成长投资来讲,就是一个奇招,因为他是比较有个性的,非常规的,这种奇招也是客观的价值投资获利方法,因为他的基本原理,追求确定性,追求理性获利的基本内核、安全边际和成长投资没有质的差别,但是他的形式上和运做方式上变了。


巴菲特在年报中提出他永远不投资那种让蟾蜍变王子的事情。巴菲特是坚决反对这种困境转折的,因为他好几次失败,一个是伯克夏公司,一个是制鞋业,本来希望这两个公司困境转折,但是没有转折了,他再也不做困境转折。但是林奇喜欢做这种模式。


这是一种奇招,再有一种奇招就是套利,也是一种价值投资方法,比如一些公司回购和公司私有化。回购价格肯定比市价高,当消息释放出来的时候,如果市场价格还没有达到收购方开出的价格就可以套利。巴菲特,芒格,还有林奇他们都参加过套利,这种套利也是很清楚的,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写过一个他参与的套利,最后大获若干倍的利润,所以这种套利其实也是一种奇招,还有更多的奇招。比如风险投资,中国普通投资人没法做风险投资,很多人买ST就带有风险投资的性质,ST风险不比创业型公司大,创业的小公司,还在孵化器里孵化的小公司的风险,有的时候比已经上市的ST大多了,ST真正摘牌,破产的在中国进20年里一直是个位数, ST退市后,重新上市的比例远比小公司长大高。凌通说到投ST呢,肯定又得罪很大一批人,价值投资还投ST,这简直是误人子弟,其实不是,从奇招的角度来讲。在中国资本市场上ST公司真正退市,真正彻底黄了的真是少之又少,ST公司比成长股最后陷入困境的风险要小的多。四川长虹从60多跌到几块钱,江苏春兰优秀股最后下市,这种情况多的很。投资ST公司然后愿意承担大一点的风险,博ST公司再生,也是投资的奇招。


在价值投资领域,实际也客观存在的奇正结合,奇招正招结合的必要,为什么这么讲呢,凌通在很长时间里来,一直写了很多文章阐述一个观点,提出成长和长期持有不是价值投资的唯一方式,事实上价值投资没招数。凌通也提出市场的非理性过度下跌和过度暴涨实际比企业成长更能为价值投资奉献利润,凌通还提出,巴菲特的成功一方面是估值的成功,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利用了大众的非理性情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他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从而实现了他的成功,这样的一些观点长期以来被做为一个伪价值投资的称号。因为在中国的价值投资领域已经形成了共识,成长加长期持有就是价值投资,并且形成了只要你敢于持股你就能够挣钱,你要是走其他的路,就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那就不是价值投资,那就是伪价值投资,那就是档次太低,水平不行,眼光不行、那就是沉溺于技巧。凌通本身的观点有很多是错误的,但是凌通也是坚定地相信,十年持股,长期投资买优秀的成长股,是价值投资但绝对并且永远不是价值投资的全部。价值投资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奇正结合,变化无穷,他的手段,他的方法实际是非常之多的,是变化无穷的。孙子兵法说味道的元素只有五种,色调元素也只有五种,声音元素也只有五种,他们结合起来就可以演化出数以亿计的味道,数以亿计的声音,数以亿计的色彩,战争也是,战争的手段不过奇招和正招,奇招里出的不同方法和正招里面的不同方法组合起来那就是无穷无尽的战争手段库,只有善于不断地进行奇正结合,不断的因时因地,因环境因市场开发奇招,同时又坚持正招的将领才能胜利,价值投资也是,只有善于不断地进行奇正结合,不断的因时因地,因环境因市场开发奇招,同时又坚持正招的投资者才有前途。凌通这样讲绝不是自己往脑袋上戴高帽,绝不是贬低那种长期价值投资者。但是现在价值投资的言论霸权是非常要命的,他就认为长期投资是绝对正确,搞别的就是找死,就是伪价值投资,就是水平不行,这种情况我们凌通觉得如果非用一个词来形容,只有教条没有什么更合适的,除了僵化没有什么合适的。价值投资他不是死的,是活的,他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通过凌通的研究最终也确定,巴菲特在价值投资的手段方法是坚持以简取胜,他自己就做已经长大了的公司,他不做小公司。基本上是以一个最主流的价值投资方式来取得成功的,基本坚持了能力圈,不仅不搞科计股,而且模式和手段也基本上是稳定为主,但巴菲特的具体方法也是多样的,并不是只有一种投资方法,巴菲特也做短线,也套利。凌统认为价值投资要有多种模式和手段灵活应用,并且要奇正结合。

投资中的奇正关系,奇正这个词来源于孙子兵法,按照孙子兵法的观点和思想,一场战争指挥者首先要有正招,同时在正招的基础上还要出奇招。所谓正招就是常规使用的战术和原则,也就是战争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手段。比如说精兵粮足,以逸待劳,这些都是正招,正招是迎敌和打仗所必需要的招数。不可能想像打仗的时候连正规军都没有,完全靠奇招就能击败敌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打仗的基础是正招,但是反过来光有正招也不行,你十万军队,他十万军队在某个地方遇到,两方都列队拼杀,就靠谁的士兵勇敢将对方的士兵杀死取得胜利,这样的胜利即使胜了以后,胜利方的十万人也就剩下二万人了,这样胜利没有价值,要想取得有价值的胜利,必须要有奇招,就是出奇意外的招数,不以常规的手段,不以正常的方法,取得胜利的招数。这样的胜利代价小,收益高。典型的奇招像相羽的破釜沉舟这就是奇招,历史上任何一个军事将领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唯独相羽出了奇招,粮草全部自动断掉,这种做法是反常规,反兵书的,反战争规律的,但是相羽敢于使用这个奇招,相羽只要三天的,其他的都不要,从而以这个奇招最后取得了胜利。孙子兵法提到战争中出奇致胜,奇招是一般很少用的,但是在关键的致胜要素中奇招是主要的,光有正招战争往往沦为一场肉搏和纯粹的武打。真正的有价值的完胜往往是奇招带来的结果,奇招是胜利的催化剂和关键因素,而正招是战争的基础,如果你的军队全是妇女儿童,没有武器你靠奇招致胜那也不可能,奇招致胜的基础是正招,任何人如何在正招上没有到位的话,就不能发挥奇招。何谓正招呢,就是一般战争的常规做法。


投资也是如此,需要打开多种模式,并且把他分为奇招和正招,首先坚持正招为基础,同时,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估值水平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不断的应用奇招。把奇招和正招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适合多种环境,多种形式的投资策略和投资体系的正招就是安全边际,就是成长投资,而奇招则是一种无究无尽的,可以不断更新的一个领域和空间。

比如五月中旬凌通当时就在参加中信国安股东大会时发现了有可能中信国安会走出行权行情,现在看中信国安的盘面走势,已经强烈的印证了这种判断,如果行权走势确定下来,中信国安的股价有相当的可能性会突破20元钱,甚至更高,中信国安这个行权机会按照价值投资的正招是不能参与的,如果把他归为奇招仍就是可参与的。


以上就是凌通关于价值投资的奇正结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