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0-108《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04-21

凌通国学院20-108《论语》:【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有几只野鸡。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就飞起来在天空中盘旋两圈,仔细观察,确认安全,才降落下来。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雌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扇了几下翅膀飞去了。
按照朱熹的解释,子路共之的共,解释成通假字,通拱手的拱;三嗅而作,嗅是狊(jú)字之误。狊的意思是鸟张开两翅。
《吕氏春秋》讲:“君子犹鸟也,骇则举。”人性如鸟性,害怕了就要想办法应对,去危就安。但是怎么样是真的安全呢?鸟能想明白吗,它要真能想明白就不至于很多鸟要灭绝了。很多人也想不明白,否则也不至于有些国家在疫情中死亡人数那么巨大。投资者能想明白哪里安全吗?也不能,否则不会出现指数最高的时候恐慌指数最低,指数低了反而恐慌指数暴涨!
第十篇《乡党》主要是讲具体的礼的规范,看上去有些无趣,我们也不需要去学全部那些具体的做法,因为一部分已经不合时宜了,看这一篇,我们需要做的是去体会孔子那种对“礼”的深刻的认识以及把每一个细节做实的功夫。
请注意,“礼”与“封建礼教”这两个词完全无关:周朝通过革命取得天下以后,它需要建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于是有了天——君——人的概念,君权天授,天子替天行道,天子代表人民,行使管理人民的权利,怎么管理人民?就要制定行为规范,这就是“制礼作乐”。形成了一整套人际关系管理规范。
所以这种3000年前出现的制“礼”的行为,标志着古代中国先人的政治智慧的早熟。
20200421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