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19-030《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9-07-26
凌通国学院19-030《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君子人格,激励手段是建立在学生自己内的愉悦体验上,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刻意、反复练习获得成就。
学而时习之,之所以分开说,因为“学”跟“习”有明显的差别。学,《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觉悟”,它的字形有学和教的意思,包含了学和教这两者的互动过程。“習,鸟数飞也。”小鸟练习飞行反复练习,终于能飞起来了。照着做,就是习,学习的习,不是复习,是练习。“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别人不愿意跟着我的做法做,或者家里小孩子不愿意跟我一样学习,那说明我做得还不到位,首先找自己身上的问题。
不亦说乎。说,悦。是讲学习态度,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孔子对学习的态度,跟后世科举兴起以后腐儒陋儒们说的“学海无涯若作舟”很不一样。孔子一直鼓励学生要找到学习乐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不是你家来了亲戚朋友,你欢快地接待。“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孔子说的快乐,是他和学生们经常进行交流、讨论,所以学习的乐趣,也就自然而然在其中了。
学习就要学以致用,学以润身。把所学的用到自己身上。正如王阳明讲的在事上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你不愿意照做的东西上。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