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2-067《孟子》:《公孙丑下》第8章2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2-03-15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孟子答沈同之问,止谓燕国君臣有可伐之罪,而非谓齐之可以伐燕也。及齐人兴师伐燕,或人疑其计出于孟子,乃问说:“伐国之事,人所难言。今闻夫子劝齐伐燕,果有是事否?”
齐国果然伐燕。有人就来问孟子:“齐国讨伐燕国,听说您曾经赞同并劝说过,有这事吗?”
【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天吏,是奉行天讨之君。
孟子答说:“我实未曾劝齐伐燕。但谓我为劝者,却有个缘故。前日齐大夫沈同,尝来私问我说,燕之无道,可伐与?当时我应他说可伐;盖燕之君臣,把天子付与、祖宗传下的土地,私相授受,这等逆乱纲常,违犯法纪,如何不可伐。彼就以我之言为然,不复再问,而遽伐之也。彼如再问那个可伐之,则我必将应之说,除非是奉行天命,诛讨有罪的天吏,才可以伐之。苟非天吏,是以暴而易暴,亦不可也。譬如今有杀人的,或问说这杀人之人可杀与,则将应之说可。盖杀人者抵罪,如何不可杀。彼如再问,那个可以杀之,则必将应之说,除非是奉行君命、专理刑狱的士师,才可杀之。苟非士师,是以下而专戮,亦不可也。今燕之君臣,不告于天子而私相授受,其悖乱之罪,诚为可伐;然齐非天吏,亦不请于天子而兴兵讨伐,其专擅之罪,也与燕国一般。以齐伐燕,是即以燕伐燕也。我何为而劝之哉?”夫兵以义动,师贵有名,向使齐王能以燕国之乱,告之天子,声罪致讨,无一毫自利之心,庶几称天吏矣。惟其欲乘人之乱,取以自利,全是战国阴谋,此孟子所以甚言其不可也。
此时,齐国已占领燕国,但并没有为燕国主持公道、维持秩序,而是掠夺燕国的财富,而且想吞并燕国。孟子回答说:“我说燕国可以讨伐,可没说像齐国如今这样去讨伐。沈同问燕国可不可以讨伐,我说可以,他就去伐了。他并没有问谁可以讨伐燕国。如果他问我谁可以讨伐燕国,我就会回答说只有替天行道、诛讨有罪的天吏才可以。讨伐燕国,处罚子哙和子之,为燕国百姓另立新君,平定秩序,然后退兵回国,这才是我说的讨伐。就好像有人杀了人,你问这杀人犯该不该杀,我当然回答该杀。但你若继续问谁可以杀他,我就会回答说只有掌管刑罚的官员可以去杀他,而不是你可以随便杀他。如今让和燕国一样暴虐的齐国去讨伐燕国,这样的事我怎么会劝他去做呢?”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20315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