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2-041《孟子》:《公孙丑上》第9章3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2-02-17
凌通国学院22-041《孟子》:《公孙丑上》第9章3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隘,是窄狭。不恭,是不整肃的意思。由:用。
孟子既述伯夷柳下惠之为人,遂从而断之说:“君子处世待人,自有个大中至正的道理。才偏着一边,便少了一边,非中道也。如伯夷之清,固是高洁,然却少了和这一边,其弊至于圭角太露,界限太严,看得天下没一个好人,就是衣冠不正这样小节,也便包容不得了,其度量何等窄狭,是失之隘也。柳下惠之和,固是平易,然却少了清这一边,其弊至于不修廉隅,不循礼度,看得世上没有一个不好的人,就是袒裼裸裎这样无礼,也都不计较了。其威仪全不整肃,是失之不恭也。夫伯夷、柳下惠都是圣人,就他身上来看,不至如此。但学了伯夷,其流必至于隘。隘则可以洁身,不可以容众接物;君子但取其清,弗由其隘也。学了柳下惠,其流必至于不恭。不恭则可以谐众,不可以砥行立节。君子但取其和,弗由其不恭也。盖必清而能通,不至于违世而绝俗;和而能介,不至于同流而合污,乃为中正之道,而君子所当由者耳。学者可不慎哉?”观此言而孟子愿学孔子之意,隐然在言外矣。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20217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