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1-323《孟子》:《公孙丑上》第2章19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12-10
凌通国学院21-323《孟子》:《公孙丑上》第2章19
忠于我们的国君是正常的常态,这是仁人君子应该做的。但是如果你的国君是暴君,比如说像纣王,那你必须要反了一个常态,オ能够再合于那个长养百姓的仁,所以武王就干过这种事,去伐纣不是吗?必须伐纣,不伐他不能返于仁。所以那种伐纣的,就称为大义。你逆了那个常态,反而才能合于顺,这就是义。
从我们个人修为来说,逆着常态,咬着牙,克服自己的人性,约束你的私欲,オ能够合于长养我们性、心、命,オ能够合于仁,那种骨气就叫做义。如果从外面来说,咬着牙,克服自己的人性,去力挽狂澜,为別人去打拼,抛头颅、洒热血去助人,这一些行为也都称为义。
当然常态来讲,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心悦诚服的,我们应该很愉悦、很安详的。但是为什么要强调咬着牙呢?强调那种骨气呢?强调那种力挽狂澜呢?因为你要权变合宜オ能够返回“道”希望长养众生的唯一的目的,才能够合于仁的初衷,这个行为、这个心念,就叫做义。所以义有一种特质,义是以服务为本。你常听到这种话:为人民服务,利益一切众生。我以前看到这个讲法,我总是在纳闷:人生不好好享受,为什么服务别人呢?但是现在慢慢学“道”,就慢慢懂这个事情了。为什么人生以服务为本,为什么“义”要以服务为本?
我们修行不就是法天则地吗?“法天则地”是效法天地的什么东西呢?天地无私,天地一切的作为就是为了要给天下的这一些万物、这一些众生,能够得到他们圆满的生命。它没有一丁点是为了它自己,它是不断地用它们的精气神服务着这些天下的众生。那既然天地最大的德性就是这个生生不息,是这个仁。那它护养着我们,也可以叫做爱。那我们要修行,法天则地,那你要学什么呢?就是学它那个服务的精神,无怨无悔服务他人。
你可能认为这很难!其实不难。你看看天下所有的母亲,无怨无悔的,毫无目的,她根本也不会想到说小孩子长大要怎么样报答她。可是小孩子一出生,她就会一本初衷的,慈悲为怀的,什么事都想到她的小孩,怎么样安全,怎么样平安,凡事都为他设想,这个就是以服务为本的母亲,天地是我们的母亲,它以服务为本。那么我们修行自我,我们法天则地,我们学它的什么?就是服务为本,就是这个精神。那这个服务为本的精神,爱护万物的心,从体而言,从初衷而言,叫做仁。以服务去挥洒你的汗水,去帮众生挑担子,去为他们服务,不怕苦,不怕难,去服务别人的志气,这个就是义。简单的说就是种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气度。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1210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