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1-274《孟子》:《梁惠王下》第8章1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10-22
凌通国学院21-274《孟子》:《梁惠王下》第8章1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了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回事吗?”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孟子回答说:“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
【曰:“臣弑其君可乎?”】
宣王问:“那是犯上作乱,以臣弑君。这样做可以吗?”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一夫:即“独夫”,指众叛亲离的孤立者。
诛:杀。诛是褒义词,指合乎正义地杀。
弑:弑是贬义词,用于臣下杀死君王或儿女杀死父母。
孟子说:“破坏仁的叫做‘贼’,破坏义的叫做‘残’,既‘残’又‘贼’的人叫做‘独夫’,众叛亲离,独夫民贼。我只听说过杀了一独夫纣,没有听说过杀了国君的事。”
孟子的意思是,夏桀、殷纣都已经背弃了百姓,背弃了仁爱道义,他们也就不具备成为人君的合法性,成了独夫民贼,人人得以杀之,杀了他并不是犯上弑君。
世传汤放桀于南巢,载在《汤誓》;武王伐纣于牧野,纪于《武成》。君臣大分,岂可逾越,但汤武乃奉天伐暴,与称兵犯顺之事不同。盖天生民而立之君者,为其能尽仁义之道,以为斯民共主也。惟害仁之人,其存心凶暴淫虐,灭绝天理,故谓之贼。害义之人,其行事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残贼之人,天命已去,人心已离,只是一个独夫,不得为天下之共主矣。所以《书经》上说独夫纣。盖纣自绝于天,故天命武王诛之,为天下除残贼。吾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其为弑君也。观于武王,则汤之伐桀,亦犹是耳。《易》曰:“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正谓此也。
孟子的这些话,在一千六百年后惹恼了一个皇帝——朱元璋。他觉得孟子的思想太可怕了,先是要把孟子逐出文庙,不让他跟孔子配享庙食。后来又自己搞了一个《孟子节文》,把《孟子》全书中他认为对君王不敬的,删去三分之一。但这两件事他都没干成,孟子的思想还是流传了下来。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1022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