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1-214《孟子》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08-23
孟子一翻平实而又尖锐的话,想尽办法要借机把梁惠王教育一番,教育的目的是对天下国家百姓有利。而不愿意只是三两句应付的话附和一下说:应该也很喜欢吧,他们都跟你一样,你跟古代的贤人一样。我们也可以拍拍马屁不是吗?干嘛还要举《诗经》,干嘛还要举这个《尚书》,然后来证明一下,一个王应该要怎么样做オ是恰当的。这个就是古代圣贤的存心。
我们从《论语》也好,从《中庸》也好,从现在的《孟子》也好,你会发现一件事:古代的我们所尊敬的这些圣贤,在王的面前从来没有拍马屁的!我读这么多的书,我不曾看过哪一句拍马屁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的人对古书有很大的误解?那个误解就是,古代的儒者都是为那一些诸侯拍马屁的马前卒?然后编写那些《忠经》、《孝经》,都是为了要去帮助君王来削伐我们这些百姓的福利?这些都是误解。那些《忠经》、《孝经》都是乱写的,是在给儒家抹黑的,要学国学,一定要学习正宗的儒学,学做一个正人君子。
孟子用《汤誓》这个反例来强调,享乐关键不在园林动物,而在国君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在国君如何对待人民。绕了一圈,孟子其实还是回到这个主题上。但对于国君的享受,孟子把它从梁惠王要问的“该不该”,从逻辑上转换为“能不能”。不该问贤者或好的国君该不该如此享受,而该弄明白,如果不是贤者,不能好好治民,获得人民的拥戴,那么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如此享受。人民拥戴国君,国君就能过得自在快乐;人民和国君对立,国君坐立难安,怎么会有任何享受可言?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0823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