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通国学院21-090《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04-07
凌通国学院21-090《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博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就切身之处提出疑问,从眼下的问题展开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子夏的这个话非常有名,影响很大,后世的学者就有直接用来作为书名的,比如宋儒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书名就是从子夏的话里来的。
这句话,是学习的切身体会,什么是学习?学习,不是好高骛远,不是追新逐异“学新东西”,而是不断地反复学习自己每天在做的事。笃近,是学习的关键精神。
“博学而笃志”,关键在笃志,要广泛地学习,但是要笃实于自己的志向。学习第一是立志,有志向,才有学习的目标方向和范围边界,否则,学海无涯苦作舟,啥作舟也是无涯,无边无际,你到底要学啥?得有个选择,每学一点东西,都要有一个落实处,知行合一,《中庸》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一定是最后落到笃行上,用上了,做到了,这才算学到了。所以学什么就要做什么,就是服务于自己的志向。否则,就成了追新逐异,道听而途说,学一些口耳之学,夸夸其谈,务求人知,不是真学习。
“切问而近思”。“切”,是切己体察,是关切义理;“近”,是别想得太远,就放自己日用常行,手上正在做的事上去琢磨。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苏东坡说:“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今天我们各种学习的毛病也挺多的,学习没有目标,没有笃志笃行,就是一种“知识焦虑症”,老觉得不学习不行啊,也不知道学啥,学点哲学吧!没有志向的学哲学,他必不肯踏踏实实学正学、实学,一定是听谁讲得新鲜,谁讲的没听过,有“新东西”,就趋之若鹜,学的那些新奇说法,哪一条切问、近思、笃志、笃行了呢?一个字也没有,只是用于和朋友夸夸其谈,这就是口耳之学,务求人知,伪学也!
“投资是人性博弈”这是董宝珍老师的原创,也是他投资实践二十多年来,既学习价值投资先知的思想,又立定要在价值投资之路上大有作为之志,经过切己体察,不断追问而得出的终极答案。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0407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