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0-306《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11-05

凌通国学院20-306《论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群,是合群,善与人处,平易近人。君子有才又有德,充满善意,仁爱为本,至诚无息,恭敬有礼,乐善好施,全是好事,让人如沐春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哪会不合群呢?


但是,君子绝不跟人结党。君子没有盟友,不会有意讨好人、阿谀奉承,无原则地抱团,谋取私利。没有“利益共同体”,没有“一致行动人”。


因为君子的原则是全透明的,一切按大是大非的道义办,他会怎么做,人人都知道,全世界都知道。君子是独立的,绝对不要靠山,也不要家臣。君子只以君子之道待人处事,不向谁效忠,也不要求谁向我效忠。


他虽然不向谁效忠,却没有人会怀疑他的忠心;他虽然不要求人向他效忠,人们却愿意凝聚在他的周围。因为他的心是仁义的,他的原则是透明的,人人跟他在一起都放心。这就是“群”,不是“党”。


党不是现代政党的党,是结党营私,是利益集团,是人身依附。中国的文化,特别是政治文化,以及由政治文化影响到普遍的社会文化,有非常浓厚的人身依附的文化,讲究“跟谁”,这就是招祸的根源。


“群而不党”,这是君子的重要人格。不要“利益共同体”,只要求自己一颗诚意真心至诚无息对所有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这就是董宝珍老师反对机构抱团的原因。


结合前面学过的两句话:一是《论语・为政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和群而不党是一个意思。“周”,是普遍。“比”,是偏党,勾结。君子对谁都一样,虽然跟某些人感情近些,但并不存在跟人勾结。对人亲厚,但并非一定要求他亲附自己,搞人身依附。对人施恩,那是于义理价值观当施之恩,也不要人家有求于我,不等着人回报,不会因为“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知感恩”而生气。因为君子待人处事,都是依自己的价值观去做,是普遍的,是无条件的,对谁都一样。


小人就相反了。小人对谁好,都是为了交换,为了勾结,有势则附之,有利则趋之。与人有亲厚偏党之私,而无普遍之公。


二是《论语・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如风,但长长久久,天地人和。小人之交,是结党营私,好的时候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利益冲突了,马上视若寇仇。君子对谁都怀善意,说真话。小人不管见到谁都阿谀奉承,亲热得不得了,你说啥他都赞同,你喜欢啥他都跟你爱好一样,先把你迷惑了再说,慢慢再看你这儿能对他有啥好处。


总结君子处世之道: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有个性、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往往不容易合群,处处显得不与人同,或者看不起别人;而善与人处、颇有人缘的人,人气很高,往往又容易流于媚俗、迎合别人,或者出于私利而无原则地结交,抱团取暖。做君子,真不易。


                                                                                                                    20201105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