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0-284《论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10-14

 凌通国学院20-284《论语》:【明哲保身】


孔子是赞成谁呢?当然是赞成蘧伯玉。史鱼是够直,死了还把卫灵公摆上台,好在卫灵公良心未泯,怎么说还是个好人。如果真碰上个暴君,恼羞成怒,可能给全家招祸。朱熹引用杨时注解说:“史鱼之直,未尽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后可免于乱世。如史鱼之如矢,则虽欲卷而怀之,有不可得也。”可见他们都不赞成史鱼。


儒家的明哲保身之道,是最为人所诟病的,觉得儒家不够英雄,不能斗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其根本观念,主要有以下六条: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在,要尽孝道,不能跟君王死磕,把自己命给搭进去了,谁来替我尽孝道呢?


       2.家庭比国家重要,家在前,国在后,不能给家庭招祸。
       3.世道总是治乱交替,不是一己之力能改变。乱了,卷而怀之,等待。
       4.明哲保身的关键底线,是不同流合污。你们要乱来,我不参与,我回家种红薯去。明哲保身的保身,本意不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是出污泥而不染,保证自己不受污染。《诗经》原文:“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明”,是明于事,“哲”是哲于理。能明晓善恶,又能辨别是非,保证自己的品德不受污染,做别人下属的,要早晚勤奋来侍奉你的上司。公司里如果风气不好,人家混日子,你不要跟着混,你要明哲保身,不腐败,不偷懒,天下乌鸦都一般黑了,你也要保证自己不能黑。
       5.对君王要敬,就算他是个坏蛋,但君臣次序不能变,不要反抗他,等他自己过去了,下一任君王再说。这在《中庸》里总结明哲保身时说:“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在上位,不在下人面前骄傲;在下位,不跟上级对着干。国家有道,说出话来就能经世济国。国家无道,能够保持沉默保全自己。
       6.还有一条,在孔子的时代,还没有进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当国家无道的时候,孔子们还有一个选择,走!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走。


       这就是儒家明哲保身的君子标准。


       明哲保身不同于懦弱无勇,“见义不为无勇也”,无勇是该做的事不去做,而“士为知己者死”,领导跟你不是一路,想的不是一个事,你跟他死磕有意义吗?那事就不该做你非要去做,是不智。
作为投资人,自己看好的投资标的,做好研究了,估值也可以接受了,却不去买入,那不是明哲保身,是无勇。买入以后要持续跟踪投资标的,我之前的判断对不对,要用后面的事实来检验。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是市场先生犯错,不要急,不要悔,不要改变自己,不要同流合污,如果自己看好的投资标的还没有估值修复,而自己的净值上涨了,那成了同流合污,也不是明哲保身。
                                                                                                                   20201014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