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尊享交流:关于人性的探讨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03-24
以下内容,来源于董宝珍深度尊享交流群。整理:王贤纯
否极泰-王贤纯:
思考一个问题: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我们终于沦为物欲的个人。”资本市场是离利益最近,同时把人性放得最大的地方,如何平衡“物欲”?
王阳明说:“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指的是私欲,贪欲,淫欲。其实可能只有零星几个人能做到。
Linda:
看《道德经》
否极泰-王贤纯:
还有《王阳明心学》
NovoPro.
大部分人欲望太强,能力太弱。如果真的有超人的能力,欲望强也还可以。你看马斯克就一堆梦想,但是做的也还不错。
否极泰-王贤纯: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年长的人信奉佛教,而且都是小有成就,属于社会中高层地位的人。
难道是因为发现,人活到一定年龄,人满足物质需求之后,奋斗过之后,发现人生终归找寻的是心灵的祥和和平静,还有家人的平安和健康。其他都不重要。
NovoPro.:
如果人的物质财富超越了世俗的定义。那么自然就要追求精神层面的。这还是马洛斯需求理律。很多看起来的平和,也只是收到了条件的限制罢了。很多看起来的平和,也只是收到了条件的限制罢了。你给他足够大的舞台,他也会想上台。
否极泰-王贤纯:
人欲和能力难以平衡,因为是否平衡是主观的认知。主观的经常带有偏见,很少人做到理性和客观。
NovoPro.:
客观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存在。
能力->包含了运气
客观->也包含了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其实没有什么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有10分力,只有1分欲望。安全边际足够大。
这其实就是非常保守的,低风险的生活方式。用来对抗不确定性。
否极泰-王贤纯:
是不是人性一般是有10分欲望,1分能力。
思考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大家都了解价值投资的情况下,实际上价值投资实践却很少?估计大概不超过5%的人在做价值投资。
马生:
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慢慢赚钱
Linda:
这个是天生的,和基因有关,赚快钱是大多数人的人性
否极泰-王贤纯:
是的。
还有原因是,价值投资知易行难,所以可以看到,即使是价值投资的大v也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徐生:
天性,主要是性格原因,有人不能忍受上涨,有人不能忍受下跌,有人过于胆小,也有人过于贪婪。对钱这个数字看的太重
否极泰-王贤纯:
是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价值投资能力圈的建立也很难。
我所说的能力圈包括认知能力和人性博弈能力。
否极泰-王贤纯:
比如去年国庆节期间,赛道股大涨,而银行股反倒下跌